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市教育局昨日举行2016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市教育局在会上表示,诸如校讯通这类面向家长有偿的信息提供将逐步被取消。而大数据时代如何实现“互联网+教育”,是与会者热议讨的话题。 目前在厦门,教育信息化似乎两极分化,厦门六中昨天表示,他们计划试点可穿戴设备——试点学生每人发一个腕表,他们一走进学校,心跳等身体状况信息都会发到后台,腕表还可以发送他们运动以及参加社团的轨迹;实验小学等学校则在试点让学生带iPad到学校上课。 不过,有的学校还在用金属探测仪来“搜身”,看看学生是否带手机。 昨日参加会议的信息工作者表示,手机、平板电脑等进入课堂是趋势,要做好迎接它们的准备。 【佘峥说事】 大数据时代 教育不能置身事外 昨天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都浓缩在一个二维码里,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所有的会议资料都可下载。 与会者都在感慨:这真是名副其实的信息化会议。不过,在学校应邀上台演示先进技术如何走进课堂时,突然没电了! 台下有人在冷哼,这说明信息技术也不是万能的。没有电,什么技术都白塔! 这形象地说明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大数据似乎无所不能,但有时无比脆弱。 参加会议的信息工作者断言,现在或许还可以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但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进入课堂是趋势,要做好迎接它们的准备。 当然,在学校信息化过程中,的确有许多矛盾需要平衡。比如,带iPad到学校,是否是所有家庭都能承担得起的?如果不是,应该怎么办?还有视频、动画和黑板字的协调等问题。 但是,无论如何,在大数据时代,教育是无法置身事外的。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林佳添说,现在很多方面、很多事情都要我们用“互联网思维”去思考问题,要认识到信息化对学习方式等都已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再也慢不得,等不起,必须动起来。 【相关】 “校讯通”将取消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随着厦门教育信息化“人人通”的实现,诸如校讯通这类面向家长有偿的信息提供将被取消。 2013年,厦门市在福建省率先实现公办学校100%接入互联网,实现“校校通”;2014年,再次率先实现“班班通”硬件全覆盖;2015年,初步建成高水准的新一代厦门教育城域网,为“人人通”全面铺开提供保障。 不过,在厦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日臻完善的同时,一些学校还在使用有偿的“校讯通”,学生家长每个月都要缴交8元到10元不等的费用,学校才会推送作业或是各种通知给家长。家长表示很纳闷,为什么有免费的信息手段不用,而要用有偿的通讯手段? 市教育局昨日表示,厦门教育信息化水平足以给家校联系提供免费平台,面向家长的有偿信息提供将逐步被取消。 |
相关阅读:
- [ 05-18]多地创新创业政策频出 高校学生学籍最多留8年
- [ 05-17]水利部公布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 [ 05-17]大手牵小手 以爱和音乐之名为孩子圆梦
- [ 05-17]泉州市妇联扎实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 05-17]新丰街道组织干部观看《镜鉴》警示教育片
- [ 05-17]【问“路”】西藏古稀老人“晒”幸福,90后都看到了吗?
- [ 05-17]柳州“问题牛奶”饮品销往幼儿园 当地政府部门已介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