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厨余占厦门垃圾总量的三四成,市环卫处规划科技科科长刘春建议,让厨余减量可以从孩子和老人做起,比如教孩子做自然小实验同时也能提高动手能力,老人闲时自制酵素或堆肥,扩大垃圾分类的传授面。另外,还应逐步建立与垃圾量相挂钩的垃圾收费制度,提升公民的垃圾减量意识。 2、积分奖励垃圾分类 后续配套措施应便民 徐晖认为,针对厨余垃圾可以通过正面宣传、积分奖励,鼓励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对于非厨余垃圾,政府应加大投入,在社区内建立资源回收站,方便居民将报纸、矿泉水瓶等垃圾分类投放。 思明政协委员李向阳提出设立思明区卫生奖励基金,可由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筹措资金,每年评选奖励先进单位、优秀小区等。同时,在已开展垃圾分类的基础上,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如在公园、商场等试行分类收集。 分类收集应考虑便民性,分类收集的推行必须有后续配套的垃圾综合处理措施。重点是推动分类配套的发展,同时研究并实行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加大对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升级改造垃圾收集车、清洁楼,使之符合垃圾分类收集及运输处理的要求。 |
相关阅读:
- [ 05-08]“环保三宝”掀起厦门琴岛绿色风 市民游客点赞
- [ 04-26]厦门自贸片区亮点频现 环保引入负面清单准入机制
- [ 04-24]厦门集美在地球日举办征文比赛 孩子们学当“环保卫士”
- [ 04-21]新西兰木匠为宣传环保赴澳拍深海动物
- [ 04-08]高雄市强推高污染产业 环保团体向蔡英文呛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