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际内原始次生林,人迹罕至,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黄文水摄
护林员打开路边的蜂箱。
林中的石头布满青苔。
网友“牧羊人2500”在岛内山上拍到松鼠。
厦门晚报讯 (记者黄文水 匡惟)近日,同安区检察院依法对5名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嫌疑人提起公诉,引起广泛关注,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这篇报道也引发市民们的好奇:在我们身边的大山里,野生动物都有谁,它们过得好吗?
连日来,记者走进厦门的大小山林中,采访山民和动植物保护人士等,为您揭开厦门野生动物家族的神秘面纱。
【探访】
走进野生动植物的天堂——杉际内
同安汀溪镇杉际内,地处厦门北部山区,有1.3万亩原始次生林,这里远离喧嚣、人迹罕至,是野生动植物们的家园。近日,记者在护林员廖荣坤的陪同下,前往探访。“林区太大了,有些地方我也没走透。”廖荣坤说。
进入林区后,顿感神清气爽。往林子里走,能明显感觉到气温在持续下降,“一般气温要比山下低个10多度。”廖荣坤说。
我们走的是一条进入林区的大道,往里走耳边声音丰富起来,林海里鸟声虫鸣此起彼伏,侧耳倾听,自然的韵律十分美妙。这里林鸟众多,常有鸟友们扛着长枪短炮来观鸟拍鸟。据厦门观鸟会统计,杉际内观测到的鸟类有52种,包含黄颊山雀、冕柳莺、黄雀、红嘴相思鸟、松鸦等特色鸟种,在杉际内周边还首次观测到一种名为“阿穆尔隼”的冬候鸟。
漫步在树叶铺地的路上,两侧山林,可见白雾在林间低徊缭绕,一棵棵古树茁壮挺拔,盘根错节的野藤开着无名小花,交织成了一张巨大的绿网,很多石头上爬满了青苔,变成了绿石。“这几年巡山时,偶尔可以看到野山羊和野鸡,不过,它们行动很快,见到人,一下子就钻进林子不见了。”荣坤说,这里植被丰富,为动物们提供了天然的保护。有厦大学生做过统计,杉际内叫得上名字的树木和藤类植物有80多种。
“夜里太安静了,野生动物们纷纷出来活动,山里估计就我的小屋有亮光。”廖荣坤笑着说,现在胆子最大的要数野猪了,都成群结队活动,他时常能遇到三四十斤重的小野猪乱跑乱跳,还有豪猪,此外他还见过苏门羚的踪迹。其实他看到的是苏门羚的粪便,“都是颗粒状,比羊粪大了许多”。
山高林密、层峦叠嶂、连绵不绝的山林,构成了自己的小世界,这里经常下雨,但都很短暂。廖荣坤说,正是这片连绵的原始次生林,滋养着动植物们在这里繁衍生息。
【调查】
岛外
野猪
级别:三有保护动物(有益的、有重要经济、有科学研究价值)
山中无老虎,野猪称大王
叶清福是同安区农林局林政资源站副站长,长年从事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他说,由于大型猫科动物近乎绝迹,失去天敌的同安野猪处于“疯长”状态,近年来快速增长。野猪们不仅称霸山林,还频频到山区周边村庄、农田“扫荡”,靠山区域频现“猪影”,山区农户谈猪色变。
2003年,同安林业部门曾随机抽取14个村野生动物调查情况,当时推算,整个同安山区约有520头野猪。13年之后的今天,据估算,野猪种群数量在1000头以上。“连平原村庄的小山头也能见到野猪踪迹。”叶清福说,山区周边村民经常能见到野猪出没。
野猪军团的急剧扩张,让不少山区的农作物遭殃。2014年,省林业厅、公安厅、财政厅、农业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野猪危害农林业防控工作”的通知。通知说,野猪危害农作物面积超过耕地1%以上的乡镇,应依法组建或聘请专业性、季节性护农狩猎队,有计划对野猪实施猎捕,控制其种群过度增长。
“野猪虽然可以猎捕,但必须是专业人士,并具备猎捕证和持枪证。”叶清福说,同安就组织过狩猎队,打过好几头野猪,普通市民则无权猎捕野猪,更不能使用高压电线、大铁铗等工具。
苏门羚
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高山“神兽”,栖居厦门好多年
资料是这样介绍苏门羚的:苏门羚(又名鬣羚),一般生活在海拔3500米以下的森林茂密多岩石山区,每当林区云雾缭绕时,苏门羚能在其他动物和人认为无路可行的悬崖上攀爬、跳跃,就像传说中腾云驾雾的“神兽”。
这种高山“神兽”居然出现在低海拔的厦门。在汀溪杉际内、莲花国家森林公园等地,都有发现苏门羚活动的踪迹。《同安县林业志》记载:1982年,汀溪镇村民捕杀一只苏门羚,送省有关部门鉴定。叶清福说,前几年,同安凤南农场周边有一次山林火灾,参与灭火的村民就看到过苏门羚。
棘胸蛙
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曾经随处可见,如今难得一见
棘胸蛙又名石鸡、石蛤等,是中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常栖息在南方丘陵山区,一度被人称为“百蛙之王”。
据同安林业部门调查,棘胸蛙主要分布在同安、翔安区的各山区镇,栖息在有灌木丛、针叶林、阔叶林的溪流附近。叶清福说,由于过度捕捉,棘胸蛙的数量有所减少,另外农业施肥不当及人类生活废弃物,也会影响棘胸蛙的栖息地环境。
穿山甲
级别: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50亩林地中,有它就没白蚁
穿山甲,顾名思义,能“穿山”之“甲”,其善打洞,披鳞甲。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叶清福介绍,穿山甲在同安新民镇、莲花国家森林公园、金光湖、汀溪镇、五显镇等低山、丘陵均有分布。十多年前,在林业部门开展的同安、翔安野生动物资源常规调查中,穿山甲数量呈减少趋势,林业部门建议,加大执法力度,整顿市场,严厉打击非法捕杀穿山甲行为。
小鸊鷉
(pì tī)
级别:“三有”保护动物
长得萌萌的,喜欢水上漂
个头像鸽子,脚掌像鸭子,嘴巴像锥子。没有尾巴,长得萌萌的。这种动物叫“小鸊鷉(pì tī)”。它潜水时,仅在水面上露出嘴尖和眼睛,很像鳖的形状,又得名“王八鸭子”。它还喜欢漂浮在水面上,像一个葫芦,也称“水葫芦”。
2000年,林业部门开展同安、翔安野生动物资源常规调查,就有记录到小鸊鷉活动的踪迹。叶清福说,在溪东水库,他就见到过正在觅食的小鸊鷉。
蟒蛇
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老爱抛头露面,见报率极高
近几年来的厦门,蟒蛇频频见诸报端,堪称见报率最高的野生保护动物。您可能没想到,尽管常见,蟒蛇却是厦门野生保护动物中级别最高的,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去年,同安明溪村一农户建房子,挖到一个蟒蛇巢穴,母蟒蛇重约100斤,其身上的鳞片状花纹有成人拇指大。一大窝蛇蛋,每个都有鹅蛋大小。蟒蛇不仅个头大,近年来,它们总是频频出没。叶清福介绍,不仅在靠山养殖场周边,同安城区周边也出现过蟒蛇。蟒蛇一多,有时连放生的地方都不好找,放生地点不够偏僻,可能没多久它又下山了。
同安区农林局的历史纪录显示:2014年,单单同安就放生蟒蛇83条,占蛇类放生量的八成,而5年前,放生的蛇类多为眼镜蛇等毒蛇。
蟒蛇的快速增长,除了生态环境转好之外,还与同安群众敬畏蟒蛇有关,民间流传有捕杀蟒蛇招致厄运的说法。女捕蛇者梁玉梅说,如今是“有蟒必报”,群众遇到蟒蛇第一反应是报警求助,蟒蛇其实很有灵性,一般不攻击人,肚子饿的时候,喜欢到养殖场、农田里觅食,鸡鸭、老鼠是蟒蛇的最爱。
岛内
蟒蛇常出没,松鼠林中耍
和岛外的连绵群山相比,岛内的山要小得多,海拔也低得多。加上人口稠密,野生动物的数量没岛外那么多。
最常见到的是蛇。林业人员李先生多次参与岛内的“捕蛇”行动,常见的有蟒蛇、水律蛇、眼镜蛇、竹叶青、银环蛇、王锦蛇等。“厦门绿化较好,温度适宜,市民保护动物意识较强,因此蛇的出现率较高”。
东坪山居民李先生说,东坪山上的蟒蛇“不只是几条”,甚至还有一条近百斤重的白化网纹蟒蛇。李先生的邻居也跟蟒蛇亲密接触过,有一回开车在山路行驶,遭遇蟒蛇拦路,蟒蛇横躺公路上占了两个车道,吓坏了不少人。
东坪山曾有野猪传闻,有人发现野猪脚印和被拱过的地瓜。尽管朋友们对此深信不疑,但李先生认为不太可能,他说,东坪山并不具备野猪的生存条件。经调查证实,有人看到所谓的野猪印迹,被证实是逃逸的家养巴马香猪,此前山中有人饲养了巴马香猪,后来有几只逃了。
李先生说,东坪山上倒是一直有豪猪和松鼠,过去有,现在也常见到。他说,豪猪其实在闽南一带的山中比较常见,遇到危险会缩成一团,对人并没有攻击性。而松鼠则比较常见,不太怕人,狐尾山、仙岳山等也能见到松鼠。
【链接】
记者拿到调查报告“孤本”
近年来,我市开展野生动物的专项调查并不多见,记者在采访中拿到了一份难得的调查报告,堪称孤本。报告显示,1998年起,林业部门对同安、翔安两地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专项调查,了解两地两栖、爬行动物的数量、种类、分布区域及影响其存在的因素。调查持续了一年多,调查长度达到106.86公里。
报告显示,同安、翔安调查共发现12种两栖、爬行动物,记录蛙类99只,蛇类6条。其中泽蛙48只、黑眶蟾蜍11只、黑斑蛙12只、沼蛙20只、虎纹蛙2只、戴云湍蛙6只。蛙类广泛分布在各镇。同时,还发现了银环蛇、王锦蛇、眼镜蛇、滑鼠蛇、紫灰锦蛇、竹叶青各一条。
值得一提的是,林业部门根据资料记载及目击访问,发现了同安、翔安境内的不少毒蛇,包括眼镜王蛇、烙铁头、金环蛇、繁花林蛇等,这些蛇类在沿海地区很少见,主要分布在各山区镇。
就全市范围来看,厦门已知的野生动物有265种,包括穿山甲、苏门羚、云豹这样的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动物40多种。
【温馨提示】
进入山区林区,尽量走大道
林业部门提醒市民,前往山区或者林区活动,尽量走大道,不要往密林深处或草木繁盛的地方活动,以免遭遇毒蛇。
市市政园林局林政资源管理处相关人士提醒,市民们要提高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实现人与野生动物的和谐相处。此外还要树立守法意识,不能违法饲养、猎杀或烹食。更重要的是,遇见需要救助的野生动物,市民要及时拨打林业110热线5038263,不能私自放生或是盲目救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