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报关大厅一派繁忙景象。
湖里区法院自贸区法庭已受理了涉自贸区案件276件。
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张海军 图/陈立新)今天,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迎来了一周岁生日。一年来,厦门片区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来厦考察时“先行先试,敢闯敢试,显现特色,活力四射”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当好改革的掘进机,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示范区。经第三方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评估,厦门的营商环境排名从挂牌前的61位提升至49位。
大胆探索 30项新举措属全国首创,改革红利充分释放
过去的一年,厦门片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截至目前,福建省自贸办通报的160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80项,属全国首创的有30项。其中,“一照一码”在全国复制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被评为最佳实践案例之一,两岸青创基地获国台办授牌“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
同时,全市上下也掀起了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的热潮。厦门片区通过放大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示范溢出效应,把区内试验成功的创新机制常态化,并向区外扩展,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逐步构建起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的新体制、新模式。
过去的一年,“首创”的改革红利在厦门得到充分释放,政府更加开明高效,企业减负增收,大量新兴业态汇聚于此,进一步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厦门片区把注重制度创新与培育产业功能、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通过自贸试验区建设和辐射联动,增强城市对高端发展要素的吸引力,推动产业、城市、社会加快转型发展。
厦门片区正在形成保税展示交易、冷链物流、融资租赁、跨境电商、邮轮经济等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的良好氛围。
快速增长 “单一窗口”上线一年,平台用户突破4000家
去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厦门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通过口岸单位共建,原本的多部门申报受理模式改变为一点接入、一次申报、一次办结的“单一窗口”模式,极大节省了企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比如,原本需要4个小时的进出口货物申报时间缩短为仅需5分钟至10分钟,一般货物贸易出口全流程时间从16天缩短至8天。此外,包括金融服务、贸易许可、信用查询等几十项服务,都可以在“单一窗口”统一办结。
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一艘船省掉了257页申报单证。通过向报关企业开放系统资源,取消部分服务费用,2015年为企业减负1510万元。“单一窗口”的平台用户目前已增长到4158家,日单证处理量突破3万票。
“以前散货拼箱业务属于二线报关,单票货物进来后,整个柜子还要向海关再申报一次,等于要重复录入两次,报关员还得往返于码头、海关、检验检疫等各个现场。”厦门怡中报关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昌读说,现在企业通过手机APP就可以查看货物的查验状态,过去报关每单要花50分钟,现在只要四五分钟。在国际贸易形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这家公司去年实现出口额4亿美元。
【链接】
努力创新服务模式
构建法制保障体系
厦门自贸片区以“线上+线下”的服务模式构建法制保障体系,先后成立了国际商事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自贸试验区法院、自贸试验区检察院,创新设立涉台涉企人民调解委员会,率先构建与国际接轨、市场化运作的纠纷仲裁与协调的法治化机制。
去年8月7日,湖里区法院自贸区法庭正式挂牌,截至今年4月18日共受理了涉自贸区案件276件,诉讼标的金额4.27亿元;已经审结137件,其中调解、撤诉率达到63.5%。截至4月13日,厦门国际商事仲裁院共受理自贸区仲裁案件59件,其中涉自贸区案件标的额为7.08亿元。
“自贸区法律服务与司法保障中心”启用“一站式”服务,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出台厦门自贸片区知识产权评议办法,是全国首个涵盖所有经济活动中涉及知识产权问题的评议工作政策;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链接建立“一点接入、多部门联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法律服务与司法保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