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黄小芳通讯员罗超)这是一封从丹麦发来的感谢信。写信的人,从安徒生的故乡,传递她亲戚——印尼华裔曾老太一家满满的感激。 原来,3月底,曾老太从印尼来闽探亲,在厦门突发心肌梗塞。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第一医院”)的精心救治下,曾老太转危为安,返回印尼后,曾老太一家委托懂中文的亲戚郭女士写了一封感谢信,表达对鹭岛医护人员的感谢。昨日,本报收到了郭女士微信传来的感谢信。 76岁老太来闽探亲 突发心肌梗塞命悬一线 3月底,印度尼西亚华裔曾老太,与儿子女儿等人一起回福建探亲,谁知抵厦第二天,一行人参观完厦大翔安校区,曾老太突然胸闷,恶心,肠胃不适。“我们以为是水土不服受凉了或者吃坏了东西,谁知过了很久,症状还是没有缓解,赶紧送到第一医院急诊科。”郭女士当时也从丹麦来厦门,与曾老太一家同行。 到了医院,医生通过问诊及辅助检查,判断是急性下后壁心梗,需要做紧急冠脉造影和支架手术,否则随时有生命危险。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进行手术,术中发现曾老太右冠血管闭塞,紧急做了闭塞血管支架手术。从入院到开通血管,仅一小时。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马欲晓说:“因老人年龄比较大,而且发病6小时才送到医院,手术比较危险,术后需要密切监护。” 语言不通 医护人员细心照顾讲解 入院第二天,马欲晓主任医师带着贺王伟副主任医师查房时发现曾老太心电图有些新的改变,担心会不会是血管又堵住了。建议曾老太复查冠脉造影术,所幸结果显示,曾老太血管畅通,但由于心肌在严重缺血后出现功能障碍,需要给曾老太做主动脉球囊反搏术,辅助心脏功能。 由于曾老太一家是印尼人,对这里的医疗环境不熟悉,除了亲戚郭女士,又都不太会讲中文,更看不懂中文。因此医护人员特别留意,每次医生给曾老太和家人交代完后,护士会再详细解释一遍,生怕对方听不懂。对此,曾老太一家也特别感动。 出院后送锦旗 归国后写感谢信 一星期后,曾老太从CCU(冠心病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一次,护士去看她,老人主动提出要合影留念。这让当时的罗芳副护士长有些意外:为保护隐私,很少有病人会主动提出跟医护人员合影留念。罗芳一直保留着与曾老太的合影:“在曾老太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工作的价值。” 又过了五天,曾老太出院,暂住酒店休养。小儿子特意送来两面锦旗,一面写着“白衣天使,亲如家人”送给护士,一面写着“医术精湛,医德高尚”送给医生。上面,还写了全体医护人员的名字。 这些名字,是亲戚郭女士悄悄记下来的。在曾老太一家的委托下,郭女士一回到丹麦,就代为执笔,写了一封感谢信,并请《厦门日报》帮忙传达感谢。郭女士说,之所以既送锦旗,又写感谢信,是因为这次遭遇,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医护人员也很辛苦,他们的努力和工作,应该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郭女士说,曾老太返回印尼后身体恢复还可以,一家人对厦门的印象都很不错,“厦门让人感觉很亲切”。 【感谢信全文】 尊敬的第一医院贺王伟、马欲晓、张黎静医生,罗芳、张雪好护士长,CCU护士及全体护士: 3月底,我偕同母亲和胞妹等家人由印尼返闽探亲,不料在抵厦第二天,母亲突发心肌梗塞,情况危急,我们当即将母亲送往第一医院急诊抢救。医生建议急需进行手术。由于事发突然,加之我们兄妹华语不好,很是焦虑。在贺王伟、马欲晓和张黎静三位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凭借他们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手术很是顺利。而后母亲随即转入CCU进行护理。在重症监护的一周时间里,得到了罗芳、张雪好两位护士长及CCU护士们的精心护理,母亲病情得到很好控制,身体较快恢复。正是因为第一医院医生精湛的医术及白衣天使亲如家人的精心护理,母亲最终脱离危险,平安出院,并在家人的陪伴下,平安返回椰城。对医护人员的高尚医德和辛勤付出,我们铭记在心,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能用简短的几个字表达我们一家最真诚的谢意。谢谢您,尊敬的医生和护士,美丽的鹭岛因你们变得更温馨! 印尼漳属华侨(编者注:应为华裔) 陈先生 (注:因我本人华文不好,以上感谢是我们内心真诚表达,并由我外甥女代为执笔) 二零一六年四月于丹麦 |
相关阅读:
- [ 03-19]邮轮旅客突发心脏病 厦浓雾中上演三小时生命接力
- [ 01-07]病魔无情员工突发心脏病去世 公司筹集10万元善款
- [ 09-10]厦新版燃气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将设立专家智囊团
- [ 08-23]应对突发事件医学救援有预案 医院30分钟做好准备
- [ 12-03]男子精神病突发手持菜刀反锁屋内 特警部队安全解救
- [ 10-17]一冷冻厂厂房突发大火 现场地形复杂弥漫刺鼻浓烟
- [ 06-21]福建龙海冷冻船突发大火 气割引发险些火烧连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