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2016海峡两岸经贸论坛在厦门举行
东南网4月12日厦门讯(本网记者 陈薪宇)“青年决定着两岸关系的未来,也是两岸经贸创新的驱动力和合作的生力军。”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在出席今日上午在厦门举行的2016海峡两岸经贸论坛时如是说。
围绕“新动力:两岸创新创业合作”主题,陈德铭等两岸嘉宾就如何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及深化两岸合作关系等展开演讲及交流。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注在两岸青年身上,认为青年是未来两岸关系的重要因素,两岸青年创新创业的合作加深将促进两岸经贸深入交流发展。
面向青年
培养两岸经贸合作新力量
“要面向青年,培养两岸经贸合作新生力量”,陈德铭认为,当前不但台商“二代”面临如何接续“第一代”的问题,台湾整个青年一代也面临如何来大陆发展的问题。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亚投行的成立,丝路基金的启动,多项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广东、天津、福建等自贸试验区的同步挂牌,为台湾资本在大陆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他也指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新的发展理念下,两岸经贸合作空间依然广阔。
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会长王辽平认为,大陆和台湾目前都处于经济转型期,两岸在科技、技术、管理、服务以及国际化等方面各有优势,可以通过优势互补,在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和共同走向国际市场等方面深度合作。其中,两岸青年是促进合作的重要力量。
“未来的世界特别是两岸的关系是在年轻人手上。那如何让两岸年轻人来共同创业、创新,来塑造两岸经济共同体的前景,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也提到,台湾的年轻世代在多次国际发明与世界级竞赛中屡获大奖,他们的创新、创意与潜能得到国际市场的肯定和表扬,“如果这种创新和创意动能,能和大陆具有优势的资本、市场与跨境电商平台整合,应具优势互补和强项结合商机,有助于为两岸产业合作建构新典范。”
呼吁:创造机会
为两岸青年搭桥
两岸嘉宾们也呼吁,更多的企业及机构为两岸青年的创业及合作“搭桥”,为他们创造更多交流沟通机会。
詹火生指出,青年创业与产业孵化育成实际成功率并不高,台湾年轻世代赴大陆市场参与,亦存在配套条件有限与法制保障不足的挑战。在过去两岸经贸互动的过程中,主要是大型企业扮演较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虽亦不乏成功的案例,但亦多有失败和挫折的经验。尤其是台湾年轻世代对大陆市场的参与十分有限,这就制约了其对大陆市场的认知与利益的分享。
“如何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营造更优质的经营环境,强化市场整合与利益分享机制和保障,便成为当前重要的课题。作为政府与事业有成就的企业家,也应多承担承先启后,提携后进的责任,相信政府、社会与企业能提供年轻世代更多支持和鼓励,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美好愿景。”詹火生说道。
王辽平表示,希望通过今天的讨论和各种不同场合的交流,促进两岸青年在创业投资、创新发展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欢迎台湾青年及高校学生赴大陆创业、就业和实习,以此增进两岸青年相互了解,推动两岸青年互动发展。海贸会也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两岸青年提供机遇和平台。
“为更多两岸青年参加两岸经贸合作创造机会,为更多台湾青年来大陆实习就业创业提供机会,是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义务”,陈德铭说,“去年以来,大陆陆续建立了20多个两岸青年创业基地。作为示范点,台湾企业家也设立了类似的一些服务机构。相信随着大家共同努力,这些桥会越搭越宽,路会越走越好。”
支招:注重实践
创业和产业发展结合
在两岸青年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互补进行创新创业上,嘉宾们也给出了建议。
陈德铭认为,台湾在信息技术、精密机械、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上优势突出,有利于两岸在高端产业开展合作。青年创业不但可以关注人工智能、VR、3D打印等,也可以关注农林、医药、养护等行业。他也提到,青年要注重实践,在形成创业想法前先到社会上“走一走,滚一滚”。
詹火生则建议,青年创业要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他也坦言,台湾青年到大陆创业,难免遇到环境的差异,希望能为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营造优质环境,“希望未来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可以让两岸年轻人在这里一起来发挥他们的创意,来相互交流,甚至竞争。在一个文化基础相同的环境里,建立彼此休戚与共的关系,创造一个新的时期。”
论坛声音
台湾友嘉集团总裁朱志洋:“创业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
台湾工商建研会理事长廖万隆:“必须要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市场的信心,对你的成功有信心,有信心就能够成功。”
创业邦CEO兼出版人、创业邦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南立新:“创业是一种信仰,但是创新才是真正让你脱颖而出。”
弘信创业工场董事长李强:“创业创新要两岸携手。台湾的工匠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也是现在我们非常缺乏的。但是大陆在互联网方面的经验和发展实际上是可以去推动整个中国在整个产业的弯道超车,所以需要工匠和互联网的结合,需要两岸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