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忙碌景象。郑伟明摄
建设中的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楼(郑伟明摄)
厦门外贸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用先进货物管理系统进行理货。郑伟明摄
厦门晚报讯(《海沧周报》记者 黄旋旋 通讯员 郑伯坚)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做大做强港铁物流及临港产业;主动融入自贸园区建设,承接东渡港区集装箱转移,不断优化通关环境,加快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港和总部建设。
在自贸时代,海沧港区的港铁物流及临港产业蓬勃发展,迎来发展的春天。2015年4月—2016年2月,海沧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7300.61万吨,比增2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4.14万标箱,比增26%。
硬件建设
货物年吞吐量可超亿吨,航线已有70多条
近日,全球首个第四代自动化码头——远海自动化码头(一期)完成自动化设备系统验收,全项目验收预计于今年9月份进行,正式投产后,该码头的技术含量将达到国际同类技术的前沿水平。码头的投用,将填补我国自动化码头的空白,海沧港口的优势将更大程度得到“发酵”。
自贸片区挂牌以来,海沧港口建设持续发力:加大码头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现已建成万吨级泊位24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16个),设计货物年吞吐能力达1亿吨以上,集装箱约1000万标箱,已开通70余条国际国内航线;厦门国际航运中心总部大厦A、B、E、F座写字楼在进行外墙装修,项目至今累计完成投资44.51亿元。
制度创新
通关和检疫模式变革,服务和贸易更加便利
近日,泛亚班拿国际运输代理(中国)有限公司的一批葡萄酒被运出海沧保税港区。与其他出区货物不同,该批葡萄酒仅凭快递单便实现了货物的实际出区,企业只需在规定期限内向厦门海关集中办理申报手续即可,这标志着厦门海关在全国首次将“批次进出、集中申报”改革拓展至快件形式。
原先的“一票一报”申报模式,也变为“多票一报”的集中申报模式,大幅减少了企业的报关次数,降低了资金占用,提升了货物流转速度,为企业开展“多批次、小批量”贸易模式创新提供了便利。
自贸片区挂牌以来,厦门海关、厦门检验检疫局先行先试,创新“三互”口岸监管机制,实行关、检“一站式”查验,口岸管理效能得到较大提升,服务和贸易更加便利。“关、检部门效率高,热心、真诚服务企业,真心为我们着想,很多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都帮我们想到了。尤其是一系列与时俱进的制度创新,极大方便了我们,让企业真真切切享受到了自贸红利。”厦门外贸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邱巍巍说,自贸时代的到来,海沧港铁物流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除了这些创新的制度,自贸园区推出的一系列鼓励跨境电商发展政策,也被邱巍巍捕捉到了,他们公司开发并上线跨境电商“爱买优选”平台,为国内外供应商搭建桥梁,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
“海陆丝”实现无缝对接,千亿集群呼之欲出
紧抓自贸试验区建设契机,海沧着力打造港铁物流及临港产业千亿集群。
去年8月16日,全国自贸试验区首条中欧(厦蓉欧)、中亚班列从海沧开出,海沧自贸园区实现了“海丝”与“陆丝”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进出口共26列,总共运输了695个40尺集装箱,累计货值超过2亿元。本月,“台厦欧”线路拟正式上线运营,67月将延伸至东盟经济体。
2015年9月7日,福建自贸试验区首条闽琼海上快线从海沧自贸园区启航,进一步促进了自贸区内外联动。
冷链物流项目加快集聚。目前,中盛冷链已竣工投产,太古冷链海沧物流中心项目正抓紧施工,海沧港口物流发展提速增质。
厦门石油交易中心、东南红酒交易中心、厦门两岸商品交易中心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也交相辉映。其中,厦门石油交易中心入驻会员企业已达500多家,去年全年交易额1.6万亿元。
如今的海沧,国际航运服务、新兴服务产业、现代物流、离岸服务等产业发展势头如雨后春笋,区域经济带动力前景可期。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海沧港对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该港口也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集装箱枢纽港。
【相关新闻】
进出境集装箱
首季达近百万标箱
厦门晚报讯(张韧)日前,记者从海沧检验检疫局获悉,今年第一季度,海沧口岸进出境集装箱稳步增长,进出境集装箱达99.42万标箱,同比增长9.37%。其中,进出境重箱59.14万标箱,占总数的59.49%,同比增长4.79%;进出境空箱达40.28万标箱,占总数40.51%,同比增长16.86%。
园区创业广场
获“文化创意空间”奖
厦门晚报讯(黄旋旋 林叶青)近日,“2015厦门文化产业年度风云榜”各奖项获奖榜单揭晓,海沧自贸园区创业广场获评“年度文化创意空间”。
海沧创业广场是结合海沧“四创四新”发展的思路,打造出来的众创空间聚集区。主要利用原出口加工区工业厂房改造升级,目前已引进RQ空间、一品创客、3W咖啡、车库咖啡等多家众创空间,天使汇、创新工场等也将陆续入驻,在厦门独树一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