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学员深入村庄,参观茶业合作社的制茶工具
东南网4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钱玲玲 通讯员 叶文彬 杨心亮 余雪燕/文 刘默涵 何东方/图)党校办到高山上,教授请进家门口,学员深入田间头。昨天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到同安区莲花镇军营村和白交祠村调研指导30周年的日子,厦门市委党校、同安区委党校双双在这里挂牌设立高山教学点,35名同安区委党校2016年春季主体班次学员在这里上了一堂十分接地气的党课。
据悉,这个高山党校同时还将作为同安区委“两学一做”教育基地,成为同安区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的主要场所。
第一次,党校办到边远高山上
同安区发改局投资科副主任科员李梦,是参加这批培训的学员之一。“以前,我们是在课堂上听老师授课。但到了这里,我们实实在在看到了变化,看到了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推进‘五位一体’试点建设以来,各类文件和会议精神如何变成现实,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体会。”她说。
这是厦门第一次在边远农村的高山上设立党校教学点,从现在起,市区两级党校将在这里举办党校主体班和特色专题班,邀请专家授课,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学员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选择这两个村具有特殊的意义。”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林朝晖表示,这两个边远山村经过“美丽厦门 共同缔造”和“五位一体”的建设,这几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里设立教学点,有利于引导党员干部和百姓打成一片,更好地联系群众。
学员普遍反映,将鲜活的实践探索转化为生动的现场教学案例,使大家加深了对农村治理、现代农业发展、基层党建等问题的认识和思考,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下一步,我们的党校还要走出去,走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去学习营商环境,学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脱贫,带领老百姓精准致富。”同安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小华说。
三十年,山区村的变化翻天覆地
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位于同安区西北部的厦漳泉交界地带,海拔900米左右,距离同安城区约30公里,是同安乃至全市边远的山村之一。
“30年前,村里连条像样的道路都没有,房屋也都是破破烂烂的土坯房,通信、通电都不方便。”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阳感慨地说。
这些年,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分别挂钩帮扶白交祠村、军营村,在市区各部门各单位支持下,两村村民自立自强,开始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以前,大家不愿意呆在村里面,很多人都往外迁。但是现在,很多外出的村民都回来了,他们愿意为村庄的建设出力、出钱、出谋献策,不少人更是寻觅到了商机,回乡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家乐和民宿。”高泉阳说。
自军营村、白交祠村成为厦门市“五位一体”建设试点村以来,两个村的村民“钱袋子”切实鼓起来了,人均收入首次突破了万元大关,几乎已难觅当年破旧村落的身影。
“现在,党校办到村里来了,我们准备依托这个平台拓展人气,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强,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高泉阳高兴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