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记者 朱俊博)“阿明的妻子太好了,我真的很感动。一定要珍惜,戒毒不是这么容易的,希望他能坚持下去。”昨日,曾经的吸毒人员大陈(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戒毒故事。
厦门市禁毒办工作人员说,阿明妻子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吸毒人员其实是“特殊的病人”,家人的爱和鼓励就是一剂良药。
为吸毒会下跪“求一口”
隔三四个小时就要注射
年过五旬的大陈,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沾染上了毒品。那时候他家境不错,受到其他吸毒人员的影响,他越陷越深。最严重的时候,一天要注射六七次。
毒品也给大陈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他身上全都是针眼,当时20多岁的他看起来就像40多岁。身高1.7米,体重只有100斤,整个人就像是一副骨架子,整天都无精打采的。“那时候满脑子想的都是一两个小时后马上就毒瘾发作了,要去哪里搞毒品,根本顾不上工作的事了。”大陈说。
毒瘾发作时,大陈用“生不如死”来形容,他说,曾经不止一次想了结自己的生命,但只要吸上一口,疼痛缓解了,又恢复了之前的状态。
为了搞到毒品,大陈偷过、抢过、骗过,多次被警方处理,但被释放后,回到熟悉的环境,接触到毒友,他又复吸了。
“毒品真的很可怕,你明明知道这一口下去,10分钟后就像死了一样,但还是会吸。”大陈说,毒品让人放弃了尊严,实在没钱买,吸毒人员甚至会下跪“求一口”。
2005年,大陈的父亲患癌住院,他在病房照顾了两个月。父亲弥留之际,大陈反省了过去的生活,觉得自己年过而立,却一点家庭责任都没有承担,还要让病中的老父亲担忧。从此后,他决定彻底戒毒。
为了戒毒用白酒麻醉自己
鼓励戒毒的人不要放弃
戒毒初期,大陈每天都喝药水,但一出门,遇到毒友,有人会拿“好货”诱惑他。
“我牢记父亲临终时的样子,坚决不再碰毒品了。”大陈说,他还刻意减少与毒友碰面。
虽然下决心戒毒,但是毒瘾发作仍让他感到痛不欲生。“我自认为是意志力比较坚强的人,实在受不了,我就用喝酒来麻醉自己。”他说,每天晚上都要喝点白酒,让自己早点醉过去,等毒瘾发作时疼醒,咬着牙再喝点酒,也就扛过去了。
戒毒期间,大陈还用瘾君子的下场来提醒自己。他说,有些身家千万的瘾君子家底被吸空,年纪轻轻就因吸毒送了命,这些事实也让他警醒。
到现在,大陈已经戒毒10年了,但他还不敢下结论说自己已戒毒成功。“身体上的瘾是没有了,但心理的瘾肯定还在,我只能把它强压下去。”大陈说,戒毒是一辈子的事,如果再吸一次,就意味着前功尽弃。
不过,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以及邻居们都知道大陈戒毒的事,大家也都在帮助他,社区工作人员还为他推荐工作,禁毒专干和派出所民警也经常提醒他,这都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大陈的体重从原来的100斤增长到了180斤,不熟悉他过去的人,完全想不到他曾是吸毒人员。
大陈说,昨日看了晚报的报道,觉得阿明有反省的意愿。“在戒毒初期,大家要更多地帮助和关爱他,家人的鼓励是最重要的。”他希望其他吸毒人员尽快戒毒,并一直坚持下去。同时,他也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
“如果能给我们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既能保证生活开销,又能让我们有事可做,更有利于我们戒毒。”他说。
涉毒者是特殊病人
家人的支持很重要
对于阿明妻子的做法,市禁毒办的工作人员表示赞赏。他们都说,对于正在戒毒的人来说,家人的关爱是必不可少,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告别毒品,重获新生。
戒毒人员承认:
你不在,我控制不住
市禁毒办的工作人员说,吸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病人”,而且是特殊的病人。因为吸毒,造成他们大脑不可逆转的伤害,在毒品面前无法控制自己。
工作人员曾约谈过一名戒毒康复对象,他坦承,如果有一包毒品摆在桌前,面对工作人员他不会吸,但如果工作人员不在,他肯定无法控制。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王威说,很多吸毒人员都是在痛苦中吸毒,吸完就后悔。“虽然他们也知道毒品的危害,但只要对毒品有依赖性,就很难摆脱。”他说,一日吸毒、终身戒毒的道理,吸毒人员其实都很清楚。
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率
思明区控制在20%以下
“要不再复吸,除了自己要有强大的意志力,还需要外界很多帮助。”王威说,目前全市共设置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35个,每个街道配备了禁毒专干,每个社区都有禁毒专委,通过谈话、尿检、帮教和心理咨询,帮助戒毒康复人员,街道和社区也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劳动就业岗位,并发放劳动补贴。
据了解,以思明区为例,在市区两级禁毒办和街道、社区的努力下,戒毒康复人员的复吸率保持在20%以下,就全国范围来说算是控制较好的。
“很多戒毒康复人员的心理都很脆弱,不顺心产生挫败感,又会回到老路上。”王威说,一旦复吸,几年坚持的戒毒康复成果就此功亏一篑。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禁毒办正准备联合思明区禁毒办,于近期开展一场针对吸毒人员的献爱心活动,目前正在策划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