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4月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刘云芳)3厘米的小小切口,取代了胸前长长的疤痕,小伤口藏腋下,照样能补心。厦门一个3岁的小女孩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担忧常规手术让孩子的胸前难免留疤,父母陷入两难抉择。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专家另辟蹊径,把刀口移至右侧腋下,成功为女孩补心的同时,也一举解除了父母的“心病”。 女儿诊出先心 父母“心”事重重 家住厦门的王女士三年前生了女儿涵涵(化名),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对宝贝疼爱有加。然而,涵涵总是感冒,3岁了体重身高都和1岁多的孩子一样。父母将她带到医院检查,一纸诊断书让他们如坠冰窟。原来,经过彩超检查,涵涵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只有尽早手术治疗才能挽救孩子生命。 确定手术后,涵涵父母的另一块心病却油然而生。因为对于房间隔缺损的患者,传统手术需要开胸,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手术切口位于胸部正前,长6~20厘米,不仅创伤大,而且术后可能会留存瘢痕,影响美观。即便采用近年流行的经右前胸壁微创封堵手术,仍会在右胸前壁留下约3cm的手术疤痕。想想才3岁的宝贝要遭此大罪,王女士就忍不住流眼泪。 腋下开个小切口 取代胸前长疤 如何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同时,减少留在孩子身上的疤痕?经过缜密评估,手术团队决定将常规的右前胸壁手术切口转移到右腋下,精心制订了手术方案。“如此一来,手术需要通过右侧腋窝下的3cm小切口穿过整个右侧胸腔才能到达心脏,切口深远,而且小切口手术视野暴露比较差,大大增加了操作难度,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在孩子身心上留下‘伤痕’。”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孙勇解释。 最终手术团队仅用一小时,就为涵涵顺利完成了手术。目前涵涵恢复良好,于近日康复出院重新回到了父母的怀抱。由于手术切口藏在腋窝下,从正面几乎看不到,涵涵父母的“心病”也一并解除了。 温馨提示 医生提醒,先天性心脏病作为小儿出生缺陷首位的疾病,提倡“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接近一半的简单先心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都可以采用微创治疗且几乎不受年龄限制。 |
相关阅读:
- [ 04-05]研究称睾固酮可能降低年长男性心脏病发作风险
- [ 03-30]17岁男孩体育课猝死 医师:心脏病导致"跑步死"
- [ 03-29]老卡斯特罗:听奥巴马言论会心脏病突发
- [ 03-28]常加班增加患心脏病风险加班越长患病概率越高
- [ 03-19]邮轮旅客突发心脏病 厦浓雾中上演三小时生命接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