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耀雕像落成 温情的纪念:为老校长立雕像 厦门解放前,他作为厦大校长,坚决抵抗厦大迁往台湾的两次密令 厦大为其老校长汪德耀竖立的雕像,昨日落成,它位于汪德耀曾经工作过的生物馆。 汪德耀出生于1903年,在1944年到1950年担任厦大代校长、校长,厦门解放前,他冒着巨大风险,坚决抵抗厦大迁往台湾的两次密令。 10年前,汪德耀的遗孀王文铮接受本报采访,透露此事,她回忆说,大约在1949年时,汪德耀接到国民党的密电,要他把厦大“可靠”的师生、贵重的仪器图书搬到台湾,做好把厦大迁移到台湾去的准备,密电接连来了两封。汪德耀说,看来,不装装样子是应付不过去的。他决定到台湾走一趟,为厦大“选址”,走之前,他就告诉妻子,我们回来就告诉他们没找着地方。 王文铮说,他们的台湾之行根本就是到处玩。在台湾玩了十天,回来后,汪德耀电告当时的“教育部”: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 现在看来,汪德耀绝对是厦大魅力校长和魅力教授——尽管长得“短小精悍”,但汪德耀一直因为自己中气十足的大嗓门、“横冲直撞”的性格而显得格外夺目。 他的名声在厦大之外最广为人所知的是“五四”运动中,他和赵世炎是当时仅有的两名中学生代表,参加了北京学生联合会与军警当局的谈判;他和罗曼·罗兰、潘玉良、丁玲、徐悲鸿、李约瑟都有过交往;1925年他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时,是中国第一位细胞学博士。 但是,他的一生,也不乏崎岖与坎坷,所幸的是,他不同寻常的乐观性格使他能够笑看人生的一些痛苦。 在“文革”期间,汪德耀受到冲击。他每天都要打扫男生宿舍的厕所,他自称“所长”;他还要把尿水挑去浇菜地,他认为这是锻炼身体的好机会,于是很乐观地干。他用硫酸中和了长年累积的黄泵碱,把尿池刷得白白的。在挑大粪去菜地的路上,他高唱京剧“红灯记”给自己鼓劲,为此受到表扬。 王文铮认为,虽然丈夫记忆力很好,但是,他通常会很快忘记那些曾经有愧于他的人,因此,他总能心情愉快地生活着。 汪德耀在2000年去世,王文铮自作主张把丈夫的骨灰撒在厦大海边,她说,他那么爱厦大,这样,他就可以天天看着厦大了。 |
相关阅读:
- [ 04-06]厦门大学校庆:为在校生和校友备下6万份免费午餐
- [ 04-07]厦大校庆生日礼物非凡 航空航天学院用真飞机上课
- [ 04-07]厦门将建"云计算产业园" 厦大校庆收到近亿捐款
- [ 04-08]台世新大学嘉宾参加厦大校庆 力推两岸新闻事业
- [ 04-07]厦大校庆吃饭只要一分钱 当天不接受现金消费
- [ 04-04]厦大校庆当天将提供6万份免费午餐招待学生与校友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