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手机疏忽与孩子交流 “低头族”家长队伍在壮大
2016-04-05 09:08:13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调查 “手机现象”有些是全家化 虽然这新闻并不是发生在厦门,不过类似的情况,在厦门的家长身上并不少见。 家住集美的阿敏儿子正在读大班,她坦言家里这样的“手机现象”几乎是全家化:“丈夫经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而忽略了孩子,现在甚至连孩子的奶奶都迷上了手机。”阿敏说,每次孩子都会跟他爸爸抗议说“你又在玩手机不理我”。自己也常常劝丈夫,要多跟孩子互动,“毕竟手机又不会叫你爸爸”。 阿敏表示,自己一回到家里都会把手机调为无声,“其实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并不多,要珍惜”。 导报记者在随机采访10名家长的过程中,有8名家长表示,也有过陪孩子做作业时玩手机的现象,有时正好碰上工作上的事情,也会顾着看手机而忽略了孩子,因为玩手机而没有跟孩子好好交流的情况非常普遍。 从事教育行业、也同样是家长的李先生则说,现在很多家长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连WiFi,看微博、刷微信、上网、看电影都在用手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比陪孩子更多。李先生说,换做自己和爸妈聊天、捶背,爸妈却在玩手机对你爱理不理,自己感受肯定也不好。 市民林育梅对台州赵女士玩手机的做法表示不解,她表示,每年妇女节、生日当天,上小学的儿子都会帮她洗脚,自己从来不会在这样的时候玩手机,因为“享受都来不及”。 观点 放下手机善待孩子的真诚 在厦门市外国语附属小学德育处主任陈斌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在于家长没有善待孩子的真诚,更没有善待孩子的孝心,不够重视细节,也没有转变立场去思考。“换做你和孩子讲话,孩子却顾着玩手机不理你,你是不是会觉得孩子没有礼貌?或者自己被孩子忽视了?”陈斌说,相信家长也并不是故意冷落孩子,“有时候家长会认为类似帮忙捶背、洗脚这样的活动,只是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而已,因此没有太放在心上。殊不知许多孩子是很认真地在表达对妈妈的感谢,并不是只在简单地完成一项作业而已”。 陈斌认为,不只是家长,对于老师也一样,在日常和孩子的接触中要注意细节,细节可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也有可能误导孩子。“陪伴孩子时不玩手机,这更是一种好的习惯,可以促进双方感情交流。只有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才能培养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收获美好、温馨的亲子关系。” 也有教育专家认为,如家长沉溺于手机、网络,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容易让孩子缺乏“被爱感”,进而缺乏爱的能力,导致孩子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父母如果确实有工作,在家需要使用手机,最好错峰替换,比如爸爸忙时,妈妈陪孩子学习或游戏。妈妈玩手机,爸爸就要带着孩子做运动,也可以约定每个周末,大家固定半天都不玩手机。 |
相关阅读:
- [ 03-31]边走路边玩手机在美国或违法 将判监禁15天
- [ 03-25]10岁女孩搜索记录:怎样才能让妈妈不玩手机
- [ 03-16]美媒:中国演出场馆用激光笔制止观众玩手机
- [ 03-08]摸黑玩手机伤眼睛 长时间容易造成左右眼视力偏差
- [ 03-07]长期玩手机肌萎缩是又一记警钟
- [ 03-05]盲人顾苏强是智能手机达人 还要开班教盲人玩手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