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闽南童谣闽南文化进校园 林玲(市级非遗闽南童谣代表性传承人) “天乌乌,要下雨,阿公举锄头,要撅芋……”在厦门实小集美分校,这样的闽南童谣早已走进了课堂。作为市闽南童谣表演基地和集美区闽南童谣传习中心,该校在2006年就将闽南童谣引入课堂,成为必修课程。 实小集美分校校园里有“两园一室一区一廊”,即:闽南文化园、闽南中草药园、闽南童玩区、闽南动植物标本室,闽南童谣长廊建设。千回百转,美不胜收。闽南文化进校园,是该校办学的特色之一。闽南文化博大精深,他们选择了最容易被孩子理解、接受的闽南童谣。他们在课时、师资、教材等关键环节都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并得到完美的解决。 现在,实小集美分校已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闽南童谣”的保护单位,老师林玲也是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学校有四分之三的老师和一半的学生会讲闽南话,知道一些闽南风俗习惯,这为学校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提供了条件。同时,学校地处灌口,是八闽古镇,有着独特的文化优势,可以提供广阔的舞台。”林玲说,现在,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闽南童谣课。 在实小集美分校,如何做到让孩子们体会浓厚的乡情气息,而不影响学习?“寓教于乐是秘诀。”林玲说,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学讲闽南话、看闽南话节目;传唱闽南俚语、歇后语,玩闽南游戏,参加闽南童谣夏令营;听民间艺人“讲古”、学表演民间曲艺。此外,学校还努力使校园成为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乐园,学生毕业时,还要考这些知识,比如要会唱几首闽南童谣、辨认几种闽南中草药。 作为传承人,林玲一直觉得,挖掘开展闽南特色德育教育,大有可为,让出生在闽南或生活在闽南的孩子,学习先辈们努力打拼、敢冲敢闯的个性。林玲说,一方面要突显以“闽南童谣”为主题的校园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则在教学中渗透闽南童谣文化的教育。 |
相关阅读:
- [ 03-31]200位海内外嘉宾齐聚厦门集美共话嘉庚精神
- [ 03-31]首届嘉庚论坛4月8日在厦门集美召开 弘扬嘉庚精神
- [ 03-21]青年艺术家作品集美兑山开展 展览持续至4月12日
- [ 03-20]为解决遗留问题 集美地税加强企业欠税清理
- [ 03-16]厦门一伙骗子拿冥币诈老妇 警方冒雨蹲守4天抓获
- [ 03-15]集美区教育水平从均衡走向优质 争创全国教育强区
- [ 03-15]200年石狮子被盗 集美马銮村村民赏万元寻找线索
- [ 03-09]集美将举办亚洲创业大赛 掀起创业领域的头脑风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