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新圩镇创新绿化工作思路 努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2016-03-31 16:33:26戴舒静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村庄里的桃花朵朵开,令人赏心悦目。

原先浑浊的溪水,如今变得清澈,又可以用来灌溉了。

繁花盛开的村道。

植树活动让新圩变得更绿。

厦门晚报讯(文/图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李虎平)阳春三月,万物重新焕发生机。坚持“生态立镇”的新圩镇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3月12日是植树节,3月是植树月,新圩镇提出今年的绿化工作思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禽畜退养,联手辖区合作社,致力于生态建设,真正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如今,新圩镇的森林覆盖率为51%,全镇没有一个采石窟,这让新圩人十分自豪。今年,新圩镇还要完成翔安区下达的1003亩造林任务。

云头村

桃花盛开在路边和屋角,成为村中的风景线

三月桃花开,芬芳沁人心。一阵春雨后,新圩镇云头村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一个月。村路两边是陆续盛开的桃花,引得路过的村民纷纷赞赏:“这桃花开得可真漂亮。”云头村的桃花分散种植在村内的主要干道边,以及一些民宅的屋角。经过两年多的培育,桃花已经成为该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吸引不少市民前来赏花。

桃花不仅美了云头的村居环境,更美了云头人的心情。这样赏心悦目的景致让村民深刻体会到“生态美”的重要性。“钱赚得再多,呼吸的空气和喝的水是脏的,又有什么用?”云头村民老陈的一席话道明了云头村民从美丽乡村建设中获得的幸福感。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用红花绿树美化房前屋后,进而提高全镇所有村庄的绿化率——这条妙计正是今年新圩镇提高全镇绿化面积的工作重点。“云头已经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成效也很有说服力。相信这个模式在全镇推广并不会很难。”负责新圩镇农林水工作的党委委员郑良有信心地说。

据悉,新圩镇两年前就启动了包括云头村在内的5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今年,新圩镇将再启动7个村的建设。很快,云头村的“桃花仙境”美景也将在其他村居呈现,让更多村民享受到美丽生态带来的福利。

古宅村

曾经路人掩鼻而过的溪流,如今引来白鹭觅食

三月走进古宅村,到处是生机盎然的景象。郁郁葱葱的菜地旁是清澈的古宅溪水,正潺潺地流着,成群的白鹭在溪畔欢快地飞舞觅食,菜农们忙着挑溪水灌溉农田,人与自然在此和谐相处。

但在去年之前,眼前的情景人们根本不敢想象。当时,古宅溪里累积的猪粪厚达60厘米,溪水无法流动,溪流周边都臭不可闻,人路过都要捂住鼻子,更不要提有白鹭了。今昔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变化?

这就不得不提新圩镇大力推进的生猪退养和小流域整治举措了。古宅村曾是新圩镇最集中的生猪饲养村之一,但养猪的污染物没有经过净化处理,就全部排放进村里的水沟里,之后进入古宅溪,导致村容卫生十分糟糕,水和空气被严重污染。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去年,新圩镇开始生猪退养工作,逐渐将村中的养猪场全部拆除,并实现复耕。有些土地上甚至办起花卉合作社,种了很多菊花。艳丽的菊花绽放,让人赏心悦目。不养猪,没了猪粪,古宅溪又进行清淤整治,原本一潭死水“活”了过来,重现清澈,久违的白鹭也飞回来了。据统计,去年全镇实现退养面积多达12万平方米。

“这是我们最想看到的。”村民说,生猪退养和小流域整治,不仅让古宅的村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退养后的复耕可以形成产业集聚,不仅不会影响村民的收入,还能改善本地区的生态环境。

今年,新圩镇将组织其他村居的干部到古宅村参观,让他们切身体会生猪退养对恢复生态的显著作用,引导村民走生态之路,发展绿色农业。

新圩镇

扶持生态农业合作社

一同构建美丽生态

美丽乡村,需要共同缔造,美丽生态,也需要共同构建。新圩镇是我市重要的农业大镇,这几年一直在走高端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构建美丽生态的规划中,把植树造林和发展生态农业结合,可谓两全其美。

根据规划,新圩镇今年将投入数十万元,扶持辖区内两家规模的生态农业合作社——庄家宝蔬菜合作社和乐森休闲农业观光园,让它们一同参与新圩的美丽生态建设。

“合作社有土地,有种植经验,政府有资金,两者可以很好地互补。”两家农业合作社位于新圩镇的北郊,都拥有数十亩以上的农业基地,基地里又有各种果蔬。特别是乐森休闲农业观光园内,种植了大量的珍稀树种,这对于构筑新圩北部的绿色屏障,可以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

未来,新圩镇将联手更多的合作社,一同加入到美丽生态建设队。

链接

林下搭配合适树种

让绿色屏障更坚实

新圩镇位于我市东北部的山区,四周有很多山,山上有很多树,树木化身为尽忠职守的“森林卫士”,为我市构筑了一道抵御东北寒流的绿色坚实屏障。

不过,这些山的土壤较为贫瘠,且种植的树木品种十分单一,多为松树,不利于保护水土和抵抗病虫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进行林相改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

“林相改造就是在现有的林木的基础上,再搭配种植一些品种丰富的树种。”现在他们已经寻找合适的搭种苗种,以一些阔叶林树种和灌木为主。

一旦种植成功,这些山上的树种不仅变得更多样,还可以改良和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林木的防病虫能力,以及提高固沙固土能力,构筑更坚实的绿色屏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