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当过全职奶爸 当过机械工程师 还拿过诺贝尔奖 “另类”科学家埃里克·白茨格昨日在厦大演讲 本报讯(记者佘峥)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埃里克·白茨格昨日在厦大演讲,这位“60后”的美国人被认为是诺奖获得者中的另类——他一度放弃科研十年,当过全职奶爸和汽车配件厂的机械工程师,差点与诺奖失之交臂。 埃里克的夫人吉娜是中国人,毕业于中科大,也是化学家。 出生于1960年的埃里克曾研制第一台超分辨率光学显微镜,叫做近场光学显微镜,不过,随着科研的进展,白茨格却发现近场光学显微技术存在技术瓶颈,他说,人们吹捧这项技术,把它捧上天,而实际上,作为发明者却看到技术自身的局限性,这让我感到沮丧。 在意识到不可能将光学显微技术的分辨能力推至纳米极限后,1994年,埃里克意兴阑珊离开学术界,他当了一段时间的全职父亲之后,加入了父亲拥有的机械公司,参与研发工作。在这里,他开发了一种生产汽车配件所需的自适应液压伺服技术(FAST)设备,但并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埃里克在郁闷中度过近10年后,又重新发现了自己对“受好奇心驱动的科研工作”的热情。在他重返科研之路八年之后,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用“震惊”形容自己得知诺奖消息时的心情。 诺奖评审委员会说,他获奖的理由是“研制出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即让人们看到纳米的世界——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认为光学显微镜有一个极限:光学显微镜无法获得比半光波长更好的分辨率。在荧光分子的帮助下,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几位获得者巧妙地绕开了这种极限。他们突破性的研究将光学显微镜带入了纳米维度。 不过,埃里克在获得诺奖后却说,“追求得奖对科研是有害的”。因为“科研成就是客观的,但是评奖是主观的,只代表某一个评奖委员会的观点,即便诺奖也是如此。如果你把得奖当成工作的动力,那么你的驱动力就是错误的。” 埃里克也是厦大今年校庆邀请的十余名诺贝尔奖得主之一,今年4月6日是厦大95周年校庆。 |
相关阅读:
- [ 03-16]3000师生浪漫助阵 台湾校园上演“求婚记”
- [ 03-03]集美校园旁建起爱心墙 不少大学生前来捐献
- [ 12-26]提高校园足球课时比重 足球明年纳入中招体育选考项
- [ 11-24]厦门青少年校园足球小学联赛启动
- [ 10-24]民乐团进社区 高雅艺术表演受禾山社区老人点赞
- [ 10-23]翔安推动优秀闽南文化进校园 激励中小学生崇德向善
- [ 10-21]福州将制定2016-2020年校园足球发展规划 助力青少年足球事业腾飞
- [ 10-10]男子窜入校园猥亵7岁女童 被抓后竟狡辩称体重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