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七旬的杨建成是集美区非遗传承人,他常年守望在闽南曲艺泥土里,辛勤耕耘50多年,会写答嘴鼓、荷叶说唱等多种闽南曲艺,且在省市屡获大奖,堪称闽南曲艺创作“大咖”,圈内人称其为“后溪张帝”。
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陈满意 通讯员 刘平)
50多年坚持不懈 创作又好又快常能一韵到底
杨建成1947年出生,只有初中文化,自幼爱好文艺,尤为热爱闽南本土曲艺答嘴鼓、歌仔说唱、民间谚语等口传文艺与传统表演艺术。年轻时参加曲艺培训班,创作了《植树》《积肥》等讴歌农业大生产的曲目,是当时集美乡村舞台上的活跃分子,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引发了他50多年坚持不懈的创作激情。
他创作的《第一趟车》《怪之无罪》《大狗爬墙小狗看样》等曲艺作品,在省市曲艺征文比赛中获奖。汇集100多部优秀作品的《杨建成闽南曲艺作品选》,如今成为集美部分中小学闽南曲艺教学教材。
演员林志萍说,答嘴鼓等曲艺是最讲究押韵的,杨老师的作品,故事讲得好,波澜起伏,前后衔接,而且常常能一韵到底。现在,杨建成除了为高殿社区答嘴鼓传习中心等厦门文艺团体创作外,漳州、泉州等地的艺术社团都来找他写剧本。杨老师的创作又好又快,圈内人称之为“后溪张帝”。
去北站发现动车不鸣笛 忙把《第一声响》的剧名改了
2011年,厦门北站开通动车,杨建成以此创作的芗剧说唱《第一趟车》,获福建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曲艺创作征文优秀奖。杨建成说:“其实最开始取的剧名为《第一声响》,后来骑摩托车去厦门北站,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到火车鸣笛,原来动车不鸣笛,回来就改了剧名。”
生活是艺术的生命源泉,杨建成说,十几岁的时候,经常在后溪码头洗澡玩耍,创作的《后溪渡》《石水牛》《河南山寨》以及《马銮有应公故事》等作品,都是他本人亲自看见过、经历过的。有当时的记忆,加上码头上人来人住的传说,结合闽南习俗,作品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很多人都奇怪,杨建成住在后溪,为什么灌口、集美甚至漳州龙海的事都知道。其实平时生活中,只要天气好,杨建成喜欢骑摩托车到处走,经常去听一些老人家讲故事,听一些当下的热点和老百姓关注的事。杨建成说:“我的记忆力好,他们说的我都记下来,这些就是我创作的材料。”
两部大戏沉睡多年 排练成本高至今未上戏台
杨建成除了会写,还会拉、会讲。“月琴、大广弦、六角弦、壳子弦、二胡等,这些东西,我多少都会拉一点。”杨建成向记者介绍自己收藏的多种民间乐器。
前两年,《厦门晚报》组织后溪一日游,后溪镇相关部门邀请杨建成担任导游。在每个景点,他讲典故、讲习俗,还秀一把自己编写的顺口溜,游客们都对他竖起大拇指。近年来,他还受聘担任了碧溪小学的闽南话老师,常到学校为孩子们上闽南曲艺课。
生活中总有一些遗憾,杨建成说,他有两部大戏已经沉睡好多年了,一直没有机会排。一部是《三凤缘》,讲的是唱戏卖艺的兄妹两人,分离与重逢的戏中戏,20多个人物,23场戏;一部是根据连环图《孤坟血案》改编的芗剧《含血冤》。两剧人物多,场次多,场面大,排练成本高是两部剧至今没有搬上戏台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