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休闲旅游 > 正文

找寻厦语电影踪迹 三十年代曾风靡港台及东南亚

2016-03-13 08:46:53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上世纪三十年代作为厦语电影拍摄地的大同路。

厦语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

厦门日报讯(文/卢志明 武瑶瑶 程雨姣 图/洪卜仁 滕梦瑶 武瑶瑶)厦门是厦语电影(即“厦门话电影”)的重要发源地,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可谓花开别样,其独树一帜的历史风华与传播脉络,最近成为了台湾以及海外相关人士关注的焦点。上世纪三十年代,厦语电影崭露头角,后来曾风行一时,不仅在闽南广受欢迎,也成为了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地观众的挚爱。近日,本报记者为挖掘这一本土文化,访专家、挖史料、寻史迹,揭开了厦语电影的繁华往事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厦语电影

演绎一段摩登岁月

厦门文史专家郭坤聪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厦语电影就在厦门出现。”

郭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收藏,一张张思明戏院、金城戏院、中华影院曾放映过的影片海报,也是那个时代最摩登的记忆。早期的厦语片有《陈靖姑》、《陈三五娘》、《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来还有《番婆弄》、《查某爱吃醋》等。影片熟悉的厦门乡音为艺术增添了一份亲和,也加深了观众的地缘感。

最让郭老难忘的“厦语片”是由厦门姑娘鹭红主演的电影《相逢恨晚》,该片由菲律宾侨商伍鸿卜及戴佑敏等人在香港组建的“新光影业公司”拍摄,是香港出产的第一部“厦语片”。曾先后在东南亚多地和台湾上映,成为了香港“厦语片”的开路先锋,深受闽南籍侨胞和台胞的喜爱。

上世纪五十年代厦语影后《小娟专辑》。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厦语电影广告。

备受侨胞瞩目

催生台湾闽南语电影

郭坤聪先生告诉我们:“厦语片曾经辉煌一时,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总产量超过300部,广泛发行于台湾、香港和南洋等地,充满乡情的厦语片保持着极高的卖座率。我们从一张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厦门厦语电影广告中看到了“厦语电影万戏之王”、“福建侨胞必看”、“新加坡人必看”、“福建侨胞一致瞩目”等广告词汇。

厦语电影还催生了同属闽南语系的台湾闽南语电影。据记载,1949年,台湾引进了第一部厦语古装戏剧片《雪梅思君》,获得热烈的回响。上世纪五十年代,厦语片大量进入台湾。几年后的1955年台湾的《六才子西厢记》被认为是第一部台湾闽南语电影。

乡音乡影

厦门元素为影片增色

专家指出,厦语电影中有几个重要的厦门因素。古装的厦语电影中,一般都采用南音配音,把古老的南音较好地应用在电影配乐中。我们有幸取得当年厦门影星小娟与南音乐师配曲的现场照。

厦门籍影星在厦语电影中熠熠生辉,鹭红的处女作《相逢恨晚》的成功,为厦语片带来了一股清风。后来和鹭红一同出演厦语片《儿女情深》的女孩“小娟”,也是厦门人,因其在《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出色反串,摘得台湾金马奖“最佳演技特别奖”,后又凭《花木兰》荣获“亚太影后”的桂冠。厦语影星中的小雯、胡同、鹭芬等也都是厦门人。

厦语影片中厦门城市形象为影片增色不少。拍摄《相逢恨晚》时,选择在大同路一带取景。后来厦门的街市和一些著名楼房,如鹦哥楼、伍芳楼等,也成为拍摄背景。特别是1948年新光公司拍摄的“乡愁”纪录片《厦门风光》,展示了虎溪岩、白鹿洞、南普陀、鼓浪屿、中山公园等厦门景观,受到侨胞台胞的喜爱。

影星鹭红。

【揭秘】

洪卜仁:

我与鹭红的

校友缘

说到厦语电影中的那些名角,接受我们采访的洪卜仁先生说,必须特别提一下鹭红,他和这位影星还有同学之谊:当时鹭红在厦门第一女子中学,而他在厦门第一男子中学,在抗战时期,两所学校合称为“厦门一中”,因此,他们成为名符其实的校友。最值得回忆的是,鹭红还未出名前,他们俩就已认识,如今,年至耄耋的鹭红女士定居香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鹭红回厦,他们曾一起参加了厦门一中的校友会,洪卜仁到香港时也曾与她叙旧。

洪卜仁揭秘,鹭红有个姐姐叫鹭芬,也是厦语电影的影星,而鹭红走上影星之路纯属偶然,她当时是被一位导演看中,剧情需要一位纯真的女孩形象。那时,19岁的鹭红“顾盼间如盈盈秋水”,是学校文体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演出过《雷雨之夜》等话剧,齿若编贝,浓发如云,温文平和,自然清新的南国儿女气质与电影要求契合,立刻被选中。洪卜仁说,鹭红曾坦言:“当时其实很懵懂,并不了解电影。”作为银幕新人的她,戏里戏外都十分努力,最终交出了满意的答卷。可以说,她的处女作《相逢恨晚》的成功促使了厦语片迎来一段岁月风华。

文/图 滕梦瑶 张伊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