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社区银发学堂开展户外课堂活动。
厦门日报讯(文/图 本报记者 郭筱淳 通讯员 黄文颖 郭华)“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熟悉的旋律在湖里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响起,几百位居民满怀期待涌向社区书院,由解放军报社原副总编、《雷锋》杂志社总编陶克带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报告会在这里开讲,雷锋精神魅力与志愿服务内涵令在场每一位居民动容。
拥有“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烫金名片的金安社区,也是厦门首批社区书院试点社区。半年多来,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本土”人才等,把有助于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的课程和活动,带到了这里。而金安社区也逐步探索出标准化、精细化、常态化、品牌化、信息化、责任化等“六化”创新建设书院的经验做法,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搭建居民学习的平台、居民交流的平台、居民活动的平台、居民议事的平台……如今,金山街道党工委以创新引领,推动金安社区不断深化社区书院功能与内涵,将社区书院打造成为集聚“美丽厦门正能量”的重要活动载体,成为社区社会治理创新的新亮点,形成独具创新的“金安模式”,在街道、全区推广。
精神家园
居民“点单”
精彩课程点亮生活
一个有着文化底蕴的社区,必然是人们精神的乐园。走进金安社区宁静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每到周末,金安社区书院会传来稚嫩的琅琅读书声,亲子国学课在这里举行。80后妈妈汪艳萍与她的儿子可是国学课的铁杆粉丝,一节课都不落下。“国学教育让孩子变得更加知书达理、懂得感恩回报,社区书院是我们一家的精神家园。”
某种程度上,开办社区书院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居民群众提升文化修养的新要求和共治共享的新期待,因此,金山街道以金安社区为试点,始终以群众的所需所想为前提,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到社区书院的筹建、运行等的每一个环节。
这个过程中,金安社区以“居民点单”为导向,统筹安排课程,共设置道德修养、医疗保健、传统文化、法律政策、科普知识、家庭教育、创业就业培训、亲子国学等20种课堂,每个类别细分了不同内容的子课程,制定一套丰富多彩的课程菜单,方便居民点单和学习。同时授课形式也变化多端,既有固定课也有预约课,既有室内课也有户外讲堂,既有理论课也有实践课,吸引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分享学习和快乐。
梦想舞台
居民当主角
找到认同感归属感
“加入社区书院,让我实现了当老师的梦想!”今年34岁的孙秀明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生活琐事缠身,渐渐与社会脱节,找不到自我认同感。然而,社区书院的开办为她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学习英语专业的孙秀明主动到社区请缨,担任书院英语角的老师,社区一半以上的小朋友都跟着她练口语,喊她孙老师。“帮助别人,也在提升自己,这种感觉真的很美妙!”
的确,金安社区书院就是这样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激发出居民参与的热情,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多年来,金安社区通过开办各种居民兴趣班已培育出一支自己的专业授课团队,他们中有高校的老师教授、有专业的医生专家、还有社区里的才艺达人以及志愿者,如今他们默默为社区书院贡献力量、传播正能量。
更多的人通过社区书院的广阔舞台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金安社区书院由居民当主角,通过开展讨论交流、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活动组建起学员兴趣小组,包括篮球俱乐部、金安民乐队、车友会等15个草根社团,其中新开办的车友会共有近300个家庭参加,开展中高考爱心用车、倡议社区规范停车等志愿活动。这意味着,社区书院也成了“金安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舞台。
公共平台
居民总动员
培育互助共同精神
金山街道金安社区书院“开张”仅半年多,而这里不仅成为居民共同学习成长的载体,还是答疑解惑协商议事的平台,培育公民公共精神的课堂。
走进金安书院,您会惊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居民经常在这里学习交流、协商议事。社区将居民“点题”较为集中的民生热点问题提交到社区书院进行讨论、酝酿。同时,还选拔热心公共事务的党员、退休法官吴秀丹担任议事成员,提供专业法律意见。比如社区新出台的《金安社区文明行(停)车公约》,就是大家共同讨论决定的,公约对小区停车堵塞主要道路、占用公共车位等问题都进行了规范。
在此基础上,金安社区发挥“金哥安妹”志愿服务的品牌效应,以社区书院为载体,挖掘大批热心公益的能人达人成为志愿者队伍的新鲜血液,组织开展平安护园、结对帮扶、文明督导等34场次志愿服务,社区志愿人数也从1367人攀升至2453名。可以说,社区书院已成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直通车”、解民忧暖民心的“爱心桥”,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