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通过时须侧身绕行。
厦门晚报讯(文/图记者 廖可 实习生 杨宇潇)近日,多位市民致电本报市民热线,称位于海湾公园附近的筼筜湖畔步道最近建起了几个人行道闸,有煞风景,还导致婴儿车和轮椅无法通过,他们无法带孩子或老人沿湖散步。记者采访中发现,也有不少人持支持的态度,认为建道闸后散步跑步安全多了。对此,筼筜湖管理单位称,此举是为了防止电动车、自行车闯入步道,保护步道上行人的安全,希望市民参与讨论,探讨更好的解决办法。
【声音】
反对方 每次跑到这里都要停下 婴儿车轮椅无法通过
昨日下午4点左右,记者来到马哥孛罗酒店附近的筼筜湖北岸步道,从这里向西行走约500米,整条路上出现6处横置于路面的绿色人行道闸。该道闸由铁质栏杆构成,将宽2米左右的步道完全拦断,以半回字形留出狭窄的、仅容一人通过的通道,非机动车无法通过,路过此处的人须侧身挤过通道。
住在附近的多名居民告诉记者,像这样的道闸在白鹭洲公园以西的筼筜湖南北两岸及海湾公园段步道上还有好几个,并表示这些道闸影响出行。正在跑步的方小姐表示,自从建起这个道闸以后,她每次跑到这里都要停下,“非常不方便,影响锻炼的节奏”。
“我们每天都在这边散步的,现在建起了这个,像我这种带小孩的就比较困扰了。”家住西堤别墅附近的王女士说,她的小孩还要躺婴儿车,平常都是下午推着到湖畔晒晒太阳看看风景。前段时间建起道闸后,婴儿车无法通过,她只能绕道。“我们年轻点的还好,可以绕一绕,那些用轮椅的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就比较麻烦了。”她说。
“这附近的很多老年人都要用轮椅,他们等于都没法走了。”在一边锻炼的市民刘女士还提到,很多骑自行车、电动车的人照骑不误,说着便手一指,此时正有个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到达道闸前一转车头开上绿地,践踏完草坪后绕过该道闸又拐上了步道。“阻止自行车闯入步道,这样做完全是无用功,要加强宣传才有用,单纯靠‘堵’是不行的。”
支持方 道闸建起后车少了很多 跑得比以前更顺畅
昨日下午4点半左右,记者在该路段蹲守时粗略统计,5分钟内共3辆非机动车驶入步道,其余13辆车均从外围的非机动车道上通行。“要是平常,这些车肯定都上步道了。”在此散步的汪先生说,这段时间道闸修起来后,虽然也有非机动车即使绕着走也要从步道上开过去,但已经比以前少多了。
市民詹先生说:“这些道闸修得很好。我们都是长期在湖边散步的,有自己的固定路线,但是以前经常会有人在人行道上骑车,有时候可能会撞到或蹭到行人,现在好多了。”
市民谢先生说:“虽然跑步时多少会影响,但有道闸后,自行车、电动车少了很多,我们跑得比以前更顺畅了。”
记者行走了筼筜湖大部分步道发现,从湖滨中路附近开始,湖区外围也建起了许多新的道闸。这些道闸并不是建在步道上,而是建在小区或主次干道与湖区相连的入口。通过的自行车数的确大大减少,尤其是湖滨中路至白鹭洲公园西端的这段步道,湖区外围已被道闸封死,步道上没见到非机动车的影子。
与之相反,有些还未建起道闸的地方,则有很多非机动车闯入步道,它们的速度往往不慢,有的一路鸣响铃声或喇叭,且与行人抢道,有时甚至险象环生,尤其是中山医院附近及莲岳路附近的环湖步道,由于道特别窄行人多,经常出现非机动车紧急刹车的情况。
连接湖畔步道的小公园附近立了道闸。
【回应】
主要是应对自行车抢道
咖啡一条街将设隔离栏
昨日下午,记者就该问题采访了筼筜湖管理中心负责人魏道军。他表示,建道闸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自行车、电动车跟行人抢道。自从环筼筜湖步道修起后,部分人不遵守相关规定,将自行车和电动车骑入,“这样其实非常危险,湖畔步道才两三米宽,很容易撞到人或导致行人和骑行者掉入湖中。”最近,公共自行车站点建起来后更多人把自行车骑进来,导致市民在筼筜湖畔走路时感到很危险。”
他说,自行车、电动车与行人抢道的问题长期存在,他们收到很多的投诉和意见,因此才下定决心采取措施。筼筜湖管理中心计划在整个筼筜湖区安装了64个人行道闸,多数布在湖区外围,将自行车和电动车阻挡在外。
魏道军介绍,筼筜湖区大部分不是开放式的,对于和居民小区或主次干道相连的地方,只要在这里安装上人行道闸即可,“正是出于这点,我们才决定在步道上立起道闸,只让行人走。”另外,他们将在咖啡一条街沿筼筜湖路修建绿化带隔离栏杆,防止自行车、电动车破坏绿化带拐上步道。
若婴儿车轮椅都能通过
道闸设置也就没啥意义
就市民们反映的婴儿车、轮椅不能通行的问题,魏道军也表示比较无奈。“目前部分道闸还是能容许小型婴儿车通过的,但如果修成轮椅都能通过,自行车和电动车就畅通无阻了,道闸就没有了意义。”他说,事实上这是个利大于弊的选择,也符合大部分市民对出行安全的需求。通常步道附近就有供自行车和电动车专用的道路,那里同样可供使用轮椅或婴儿车的人士通行。“像市民反映的海湾公园附近,没有建起人行道闸的非机动车专用道就在离步道3米左右距离的地方,市民有需要的话完全可以从那边绕过人行道闸。”
魏道军:“我们也欢迎更多市民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从而得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