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智慧领跑精准发力供给侧 厦门集美创新构建新优势

2016-03-01 09:06:17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在国内,已投用的80%以上的公交车、长途客车,打开引擎盖后,几乎都可以看到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位于集美辖区内的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工业消防类交通领域灭火装备,每一项产品在售时,企业就积极研发新技术进行储备,随时准备更新换代。

国安达董事长洪伟艺表示,企业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同步结构性调整,力求新的一年里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例如,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拉长企业产业链,降低采购成本;组建更高效的营销团队,由于整个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营销活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企业已开始整合营销团队,以求在更好地维护老客户的同时,开发更多的新客户;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资源,增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内容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引领和驱动作用。

洪伟艺介绍说,除了企业自身拥有30余人的科研团队,国安达也一直保持着与高校合作的传统,合作院校包括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等知名高校。

作为远近闻名的文教强区,集美有10多万名高校师生。近年来,集美区充分发挥文教区高校云集和台商投资区企业众多的独特优势,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接,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服务美丽厦门示范区建设。

由于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热情持续提高,主动咨询高校院所的信息与成果,积极联系专家解决技术难题,产学研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通过采取共建研发中心、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方式,企业保持与高校院所的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有效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厦门金龙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国安达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合作建立27家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确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形式也趋于多样化。

为保障产学研合作顺利进行,集美区也先后出台《集美区关于推动产学研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集美区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自主创新的若干措施》等与相关政策、措施,为企业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和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政策与社会环境,鼓励、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产学研投入。

政策扶持精准发力

经过几十年发展积累,集美区逐渐形成机械制造、电子、纺织、服装、水暖卫浴等制造产业,在“工业4.0”新形势下,集美区立足区域产业特色,不断提升制造业自动化装备水平。在当前供给侧改革思路的指导下,在企业自身生命力增强的基础上,最终目标还是创造需求。为此,集美区通过制度变革、结构优化、要素升级这“三大发动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有效供给。

“以前‘怕’竞争,大家各做各的,现在通过办培训班,拉动了企业与企业间的互动,大家在家门口就找到了上下游资源,避免舍近求远,大大节约了资源。”洪伟艺说,通过区里牵线,不仅企业间沟通加强,企业还通过台湾“医生”的把脉问诊,开拓了思维,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2012年起,集美区经过横向比对,决定通过积极向外“借智”,引进财团法人中国生产力中心(台湾),在制造业中导入精益生产理念,探索工业转型升级的“集美模式”。在四年多时间里,辖区企业坚持向台湾“医生”问诊,打造了适合企业的成长机制。

“请进来,走出去”,集美区将这两种模式同步推进:不仅请来老师办各种培训班,还到台湾实地参观标杆企业。从质疑到被动接受辅导,再到积极争取名额,辖区企业负责人渐渐认识到,转型升级已成为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强力手段。

集美区经信局局长董建财介绍说,继去年集美区推出内部顾问师培训计划之后,将企业经营者、高管以及生产者等纳入培训对象,分别推出领袖班、高阶班以及生产实战班,受访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据介绍,今年集美区不仅将领袖班增开至3期,还将于5月1日在辖区内成立“卓越创新中心”,为企业把脉问诊提供便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