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文/记者 林珊 郭文娟 张婧玮)春节收压岁钱,不少孩子“一不小心”就成了万元户。钱一多,问题就来了。有的孩子为了掌管自己的钱,撒泼、卖萌、哭闹……各种“伎俩”全用上。有的孩子想用红包买喜欢的玩具,被妈妈拒绝后愤愤不平:“这是我的钱!为什么不能用?”甚至,外地还有“熊孩子”生怕红包被没收,“失联”一整天就为了抢先把钱花光。
红包到底该归谁管?怎么管?有的孩子把红包当成旅游基金,有的拿去做公益,也有代为保管的家长帮孩子购买保险或理财基金。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好不容易“夺下”财政大权,日子立马变得“滋润”起来。怎么让孩子从红包中学会管理金钱,其实考验的是家长的智慧。
A、案例
惊
一个班级的孩子,红包最少120元最高5万多元
“今年春节你收了多少红包?”记者做了个微调查,发现很多孩子的红包都是数千元,其中有不少人还跻身万元户的行列。孩子收压岁钱收到“手软”,家长却感叹“一夜回到解放前”,年终奖拿来包红包都不够用!
记者随机选了几个班级做调查。其中,莲花小学一年级(1)班50名学生,每人都收到了红包,最少的为120元,最多的高达5万多元。孩子过年收到的红包,除了用于买学习用品外,买保险、理财产品的也很多。思明小学40名参与调查的家长中,有一半以上将孩子的红包拿去买了理财产品和买保险。集美二小六年级(5)班43人有收到红包,其中27人把红包用于理财。
忧
孩子们忙着抢红包,到手后却一片静默
孩子们的“小金库”,除了来自传统的红包,还有不少是通过微信、QQ红包抢来的。
小芹家里亲戚比较多,春节几个弟弟妹妹聚在一起,都忙着抢红包。“初中的弟弟妹妹有手机,就会用微信抢,上小学的不是用父母的手机,就是在电脑上抢QQ红包。”令小芹惊叹的是,他们对手机的消息提示铃声和振动反应非常敏捷,“明明在房间里写作业,听到有微信提示音,立马就冲出房间拿起手机翻看”。
李女士也看到了孩子们对抢红包的热衷程度,不过,让她担忧的是,有长辈在家族微信群里发红包,孩子们很快就一抢而空,然后群里一片静默,孩子们拿了红包毫无表示,一句感谢的话也没有。
“春节期间,孩子的大伯在家族群里连发了好几个红包,专门给这些小孩抢,我发现他们抢的时候都很快,但抢完就没动静了。”李女士不无担忧地说,都是上小学、初中的学生了,怎么礼貌、感恩意识这么淡薄?
李女士说,虽然只是小事,但也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礼仪教育的不到位。“微信红包不论金额多少,都是长辈对小辈的关爱和祝福,小辈理应表达感谢。不论是在网络环境还是现实生活中,讲礼貌都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
恼
为了红包跟爸爸争吵,气冲冲摔门而出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拿到红包只是第一步,如何让红包“为我所用”才是重点。为了争夺红包的管理大权,有的甚至爆发了一场家庭战争。
今年春节,小姚被许久未见的堂妹震惊了一把。小姚的堂妹读初三,正是喜欢追星的年纪,和小姚一见面就谈起各种明星八卦。在闲聊中,小姚得知堂妹十分喜欢鹿晗,还买了不少鹿晗的明信片、杂志、海报等,小姚随手翻了翻,发现这些东西价格都不便宜。正月初一那天,堂妹收到800元红包,她的爸爸让她留一两百元做零花钱,其余由他代为保管。堂妹不愿意,想留着买小说和明星专辑,结果被爸爸拒绝。
小姚本以为堂妹会就此放弃,谁知她转头就给已跟爸爸离婚的妈妈打电话,说爸爸对自己不好,没收了她的压岁钱。随后,堂妹气冲冲地收拾好包包,摔门而出,临出门前还冲着爸爸吼:“我去我妈那边拿压岁钱,你管不着!”
小姚说,堂妹现在还不明白挣钱的辛苦,也缺乏理性的消费观念。加上父母离婚多年,两边的教育方式不同,导致她现在性格早熟、行事也很任性。
烦
先斩后奏跑去横店追星 5000元几乎都花光
一年才一次的“大丰收”,怎么抢先花掉这些钱,有些孩子可是动了不少脑筋。
今年除夕,大二女生婷婷收到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姐姐给的5000元红包。其实早在过年前几天,她就已经计划好怎么“消灭”红包了。她和同学约定,过年期间要去横店探班,看看他们最爱的明星李易峰,顺便再去杭州玩一圈。
婷婷和同学出发时坐高铁,回来时坐飞机,单单路费就花了1000多元。从初四到初九,住了5天酒店,一共花了1000元左右。到了横店,为了能看到李易峰,两人还花好几百元包了辆车一路追寻。加上平时吃喝玩乐,以及给家人买礼物,婷婷几乎把5000元花了个精光。
其实,婷婷这一趟旅程完全是先斩后奏。爸爸今年没回家过年,婷婷知道妈妈一定会心软,直到初四出发前才告诉妈妈。妈妈虽也担心,但又不能拦住不让婷婷去。后来爸爸得知情况,担心她出去钱不够花,又通过微信给她发了好几个红包。
囧
年后日子过得很滋润 一周5000元红包就花光
要是“一不小心”把红包花完了,大人要追究,怎么办?上周五,本报报道了集美一名14岁的男生小逊玩QQ游戏上了瘾,用自己的500元压岁钱充Q币一事。为了瞒住妈妈,小逊竟然编出了自己被抢劫的谎言!当妈妈带着他到派出所报警时,谎言才被民警拆穿。
也有一些孩子经过多年“抗战”,终于争得红包的管理大权。
今年读高二的小天,平时很喜欢玩游戏,也很爱电子产品。上高中之前,他每年的红包都要“上缴”给父母。高一开始,他极力反抗,最终获得任意支配红包的权利。小天每年的红包为5000元左右,从去年开始自己保管红包后,按他自己的话说,“过得很滋润”。
正月初六之前一般都待在农村老家,小天有钱也没地方花,那几天红包安然无恙。初七一回到厦门,小天就直奔游戏城,各种游戏都玩一遍,每天都花个两三百元再回家。此外,小天最喜欢研究电子产品,每年手机、平板电脑都要更新换代。去年刚买的一部3000多元的手机,用了一年,新款出来后,小天就把旧手机淘汰给妈妈用了。
玩了游戏,买了新手机和平板电脑,春节一周后,红包也“寿终正寝”,小天则捧着“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B、支招
旅游基金
攒起来用于暑假出游 根据红包金额选行程
多多今年8岁,每年过年收到的红包都在4000-5000元之间。多多的父母都是老师,从幼儿园开始,每年暑假多多都会跟父母外出旅游。多多上一年级时,父母聊到了孩子的压岁钱,他们一致认为,把它用作旅游基金是最好的选择。于是,他们就鼓励多多把红包都暂时放在父母卡里,用来负担暑假旅游的费用。
去年暑假,爸爸妈妈带多多去新疆玩,就是用红包买的机票。妈妈林女士说,当时红包好像不够买机票,但是那次他们并没有和多多算得很清楚。今年暑假,林女士打算让女儿用现有的红包选择出游路线。多多不止一次跟妈妈说要去敦煌、西安、青海湖、哈尔滨等地,林女士说到时自己会根据多多提出的路线,到网上找旅游团的报价等给多多参考,让她根据自己的红包金额选择出行目的地。
慈善基金
把1/5红包拿去做慈善一家人身体力行助他人
8岁的小煜每年春节都会收到近两万元的红包。2015年之前,每年收到的红包,妈妈都会拿出一部分给小煜买保险,其他的用于理财。小煜父母周末有空时,会带着小煜去做义工,慰问孤寡、空巢老人,贫困儿童等。刚开始只是出力,后来,小煜的父母也希望尽自己所能,给有需要的人提供物质帮助。正好鸿山寺有个慈善基金会,小煜父母决定捐些钱。
去年,小煜收到过年红包后,父母就跟他说:“这是大人给你的,可以把一部分存起来,拿一部分买保险,再拿一部分做有意义的事情。”妈妈刘女士会问他:“之前去慰问的那些爷爷奶奶很可怜,我们要不要帮帮他们?”因为切身感受过,所以小煜马上就同意妈妈的提议。去年和今年,小煜都拿出一部分压岁钱捐给了慈善基金会。
现在小煜过年收到的红包被分为三份,1/5捐给慈善基金会,3/5用于买保险,1/5存在妈妈那里,用于平时购买学习用品、小礼物等。
理财基金
把压岁钱用来买股票 存银行留着上大学用
9岁的小源现在上四年级,每年过年收到的红包在2000元-4000元之间。小源爸爸陈先生平时有炒股,会经常跟小源介绍一些上市公司,特别是科技公司,小源很感兴趣。2014年春节,小煜拿到红包后,第一件事就是让爸爸帮他买股票。因为买股票,小煜对科技、财经知识很感兴趣,自己了解了很多股票知识。
也有家长选择更简单的方式,直接带孩子去银行存钱。11岁的小雅每年收到的红包为6000元左右,6年前,爸爸给她办了张卡,每年元宵节过后都会带着小雅一起去银行存钱。平时卡由小雅保管,但密码只有父母知道。小雅每次都跟父母说,这些钱是要留作上大学用的。
航航今年上四年级,有属于自己的账本,详细记录着每个人发的红包金额。从一年级开始,从事财务工作的妈妈就给航航申请了个银行账户,把钱都存在里面。虽然卡在妈妈手上,但航航自己也做了本账本,谁给了多少红包,记得一清二楚。虽然有“小金库”,但航航从不乱花钱。他说:“这些钱是我上大学要用的。”
C、建议
引导孩子合理消费理性消费把钱用到实处
今年春节,吕岭小学的曾丽琴老师也感受到了抢红包的风潮。她认为,抢红包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金钱观念。她说,自己很早就注意到智能手机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我常常和家长分享有关电子产品影响孩子成长发育的文章,因此,班上小孩用的都是‘儿童机’。我也会提醒家长保管好自己的智能机,尽量少让孩子接触。”
思明小学的黄海鹏老师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收到的红包金额也在增多,少则一两千,多则数万元。以前,经济条件比较差,孩子一收到红包,手还没捂热就要“上缴”给父母,用于补贴家用。而现在,许多80后的家长,对孩子红包的掌控欲并不强。他们会努力引导孩子从小学会理财,或把红包存入个人账户,或买保险和理财产品。
在孩子红包的管理上,黄海鹏认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合理消费,理性消费,把钱用到实处,比如用于购买课外书、教材和文具等。或者在节假日以及长辈生日时买份小礼物,尽可能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力所能及去助人。家长不要要求孩子把钱存着不花,要培养孩子“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意识。
要注重孩子的“财商”教育让其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
“现在很多小孩的压岁钱是由父母代为管理的,却忘了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概念。”文安小学李红娟老师说,她记得以前有一个学生对钱的金额数目没有概念,一出手就花300块买了一个悠悠球。因此,她建议家长从一年级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念,可以在消费时向孩子解释商品标价的含义,尝试让孩子模拟成人生活开支,买日用品、买菜、交电话费,告诉孩子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这样培养到高年级阶段,孩子开始有一种自我管理的意识时,就可以逐步将压岁钱的管理权交给孩子了。”
松柏小学的白如兰老师最近在和家长交流中注意到,培养孩子的“财商”该提上日程了。白如兰认为,要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生活中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赚钱的不易和艰辛”。具体的做法可以通过让小孩做家务等劳动来换取零花钱,比如,“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都会和家庭的奖励机制挂钩,小红花达到多少个就可以去超市换一个10块钱以内的礼物。”
当孩子有一定的金钱概念,并且有管理意识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如何使用压岁钱,如报个兴趣班,给长辈、同学买点小礼物等。
厦门农行理财经理施银燕说,目前许多家长已经开始注意到对孩子的“财商”教育。不少家长会带着孩子一起到银行办理理财或储蓄,告诉孩子钱是怎么存进去的,存在哪里,用来做什么。当然,也有一些家长直接把红包拿来投资,却忽视了潜在的风险。
【链接】
“熊孩子”为红包 离家出走闹失联
谎称被抢劫、离家出走、闹失联、被诈骗……这个春节,全国各地的“熊孩子”围绕“红包大业”,接连上演了好几出“大戏”。
除了谎称红包被抢劫而报警的厦门小孩,福州有名9岁的男孩在过年期间收到近1500元压岁钱,谁知压岁钱被父亲没收了,怎么讨都要不回来,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被民警找到时,他仍不愿回家。
重庆更是有两个“熊孩子”,担心压岁钱被父母没收,决定先斩后奏把钱花光。22日,两个孩子离家消费了一天,父母以为他们失踪,于是报了警。民警了解的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当天,两人去了游乐园,买了很多零食,吃了两顿大餐,还看了3D电影。两个孩子明知家长们打了许多电话,但因害怕被责备,所以始终没接。
还有一个“倒霉”的孩子,红包全部被骗光。重庆12岁小男孩用春节红包买网游装备,在给对方微信号转账3050元后发觉被骗。在家长的陪同下,小男孩到派出所报警求助。据了解,小男孩平时喜欢玩网游。21日晚上,他在家玩游戏时,突然收到一个QQ号发来的好友验证信息。此人通过QQ向他推荐游戏装备,他立即被吸引住了。了解支付方式后,小男孩先是充了50元Q币到骗子的QQ号。后来,骗子又以绑定、激活、账号异常等名义要求他充值,他被对方迷惑,拿出自己春节收到的红包,通过微信又给对方的微信账号转去3000元。眼看春节的“收入”都要用光了,可对方仍然没有交货的意思,小男孩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
民警提醒:大人们应以尊重和协商的态度,教育引导孩子合理使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树立良好的榜样,不可忽视孩子的想法,以免引发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