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框架 一岛一带双核多中心 构建组团式海湾城市 根据《总体规划》,厦门将构建起“一岛一带双核多中心”的组团式海湾城市。 “一岛”即为厦门岛,“一带”为环湾城市带,将串联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同时辐射漳州开发区、龙海、角美、南安、金门等区域。“双核”则为厦门岛和厦门东部两个市级中心。整体空间依托生态绿廊、海湾、自然山体的分隔,到2020年厦门将形成5大城市组团,具体各组团为:厦门岛组团、海沧组团、集美组团、同安组团、翔安组团。 这样的城市框架与国务院批复中所提及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不难想象,串联辐射岛外及周边地区的“一岛一带双核多中心”布局,将为加快厦(门)漳(州)泉(州)一体化发展,统筹安排岛内外城镇空间布局以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城市规模 常住人口500万以内 建设用地440平方公里内 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合理控制。国务院批复同时提出要求,要合理控制厦门的城市规模,其中两项显著指标就是人口和用地:“到2020年,厦门城市常住人口应控制在5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40平方公里以内。” 批复还强调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根据2014年国务院新发布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才被划分为特大城市,间接来说,厦门若想要被称为“特大城市”,在2020年之前或许还无法实现。 交通建设 规划13条跨海通道 地铁成网约195公里 交通方面,《总体规划》注重搭建城市内外的交通衔接,以拉近岛内外及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距离——至2020年,厦门市规划13条跨海通道,包括8条机动车跨海通道、4条轨道跨海通道、1条二者共用跨海通道。另外,规划预留2条市际跨海通道。《总体规划》还针对城市道路,规划岛外带状快速路,对接漳州和泉州,与放射状快速路衔接构成“两环八射”快速路系统。《总体规划》采用“方格网”形式布局主干路网,设置的间距为800米-1200米。 如此的交通路网建设,对实现跨岛发展及城市“半小时生活圈”具有重要意义。但厦门对交通建设的远景还不仅于此,与国务院对《总体规划》的批复相契合,在城市内外交通衔接的基础上,厦门将加强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总体规划》阐明,至2020年厦门地铁规划布局形成“中心放射、环湾联络”的网络框架,线网规模约195公里。其中,除了已知的厦门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外,还新增了6号线和机场快线,而岛外环线4号线并未进入本次方案。其中6号线规划为厦门岛-翔安-同安,机场快线规划为厦门新机场-翔安-同安-厦门北站。 公共设施 设置4个市级文化中心 公共设施人均5.5平方米 根据《总体规划》,公共设施建设将重点推进厦门东部市级中心的建设,全市规划公共设施人均标准不低于5.5平方米/人。 文化设施方面,厦门将设置4个市级文化中心,分别为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厦门岛东部文化中心、海沧马銮湾文化中心、翔安东坑湾文化中心。同时,翔安隧道口片区将规划建设海西商贸会展中心。 体育设施方面,如今虽然厦门居民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全省第一,但是岛内外发展不均衡。《总体规划》提出,岛外翔安地区将建设厦门市级体育中心,未来厦门公共体育设施的人均用地指标应不低于0.3平方米/人。此外,老年服务设施也将控制在人均0.1平方米/人。 产业布局 形成五大工业集聚区 建设四大物流园区 《总体规划》所打造的未来城市模样,体现了城市发展应实施的三大战略——区域协作的大海湾战略,跨岛发展的大山海战略,家园营造的大花园战略。 在规划期内,厦门本岛及岛外将形成五大工业集聚区,包括本岛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海沧临港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集美机械产业集聚区、同安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区和翔安新兴产业集中区等。 依托港口、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发挥区位优势,还将建设四大物流园,分别为:东渡-保税区-航空港现代物流园区、海沧物流园区、前场物流园区和刘五店物流园区。 |
相关阅读:
- [ 02-17]近期厦门天气好气温也渐上升 后天最高温升到20℃
- [ 02-09]厦门空气质量上月居全国第四 达标天数比例为100%
- [ 02-08]同安建慢行系统市民有了新去处 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 [ 02-03]盘点世界各地蜗居 最小面积仅2平米
- [ 02-02]厦门荣膺中国美好城市第二名 在养老城市中排名第一
- [ 01-30]央视报道厦门海绵城市建设成绩 创新做法不断涌现
- [ 01-27]思明城市义工协会迎三周年庆典 表彰星级义工
- [ 01-26]厦门“三大转型”转出新活力 经济发展稳中求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