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大轮山上的猴石。黄文水 摄
猴屿属无居民海岛。郭航 摄
厦门晚报讯(记者 谢雨真 李晓辉 黄文水 戴舒静 通讯员 梁瑞秋 林琳荷)记者从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了解到,全市与“猴”相关的地名仅有两处,一处是猴屿,另一处是猴石山,都是因为形似而得名。同安还曾有一个村落叫“猴厝”,但在民国时期已消失。
闽南文化专家认为,“猴”在闽南话中发音不是很好听,此外与猴有关的吉祥语偏少,应该是本地祖先很少用“猴”字取做地名的原因。
【猴屿】
进港主航道分界点,想看“猴相”得上灯塔
猴屿,位于厦门岛与海沧湾之间,因为外形像一只猴子而得名。不过,无论是站在鹭江道,还是在海沧湾远眺,都瞧不出猴屿有鲜明的“猴样”。最醒目的,除了岛上的植被和岩石,还有矗立的灯塔,以及被市民作为“猴屿丑”的理由——高压电塔。
根据资料记载:猴屿位于厦门西港中部,鼓浪屿北面,为厦门市区、鼓浪屿及海沧三城区轴线的交会处,是厦门港进港主航道的分界点。它的面积为1.43万平方米,由20米高台地构成。岛南建灯塔一座,高6米。塔北建大型输电铁塔一座,为福建电力第三通道。
想看猴屿的“猴相”,得登上灯塔的最高处,还能看到火烧屿、大兔屿、小兔等充满原生态的无居民海岛风情。
猴屿目前属于无居民海岛,尚未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这也让不少人对它充满期待和想象。
【猴石山】
半蹲石猴惟妙惟肖,神话传说添神秘色彩
猴石山在同安城区东北1公里,位于大同街道、五显镇交界处。山上有石头形似猕猴,因此得名。这座山面积约2平方公里,高86.9米。山间已辟果园,并建有同安供水工程猴石山水泵站。
此外,在同安大轮山名景“轮峰叠翠”旁100米左右,有一山岩,被同安的不少登山老人誉为“猴石”。记者实地走访看到,猴石由两块石头组成,2米多高,像一只半蹲的猕猴,猴子的头部轮廓惟妙惟肖。
而在翔安香山上,也有一块猴石,距南宋理学大家朱熹题词的“真隐处”碑刻仅百米。猴石是天然形成的,选择合适的角度,就能看到一只活灵活现的“猴子”蹲坐在眼前。
传说,曾有一只猴精在香山抢夺香客的挎包和贡品,香山祖师抓住它后,罚它常年守卫“真隐处”碑石。这个传说为香山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石猴和“真隐处”碑刻也就成了香山的一大景观。
【猴厝】
或因常有猴出没而得名,民国时期已消失
同安地名专家吴斗兴说,《同安县志》中记载,清代同安仁德里十一都洪塘头保有一自然村名叫“猴厝”,所在地相当于今同安的洪塘头社区下属自然村,但在民国时期,“猴厝”村名就消失了。吴斗兴推断,当时村落紧邻天马山、美人山,山高林密,可能经常有猴子出没,因而得名。
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介绍,民政部门在对某地确立官方命名时,一般都会参照采纳当地居民的习惯以及建议。
为什么厦门以“猴”命名的地方会这么少?闽南文化专家彭一万认为,闽南语中“猴”字发音为“gao”(第二声),而且有一定贬义;另外,跟“猴”相关的吉祥语相对比较少。这些因素,应该是用“猴”字取做地名较少的原因。
【猴姓】
真有姓猴的
全省仅4人
你知道吗?“猴”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姓氏。记者从户政管理部门了解到,登记在册的全省猴姓居民仅有4人,其中三明两人,泉州、龙岩各一人。
在漳州市台商投资区埔尾村,原本有一个猴氏家族,有兄弟姐妹9人,其中8人后来改姓侯,当年排行老七的猴敏刚满周岁,就被抱养到泉州安溪,保留了猴姓,并在当地落户。如今,猴敏已是76岁的阿婆,是泉州“猴”姓仅有的一人。
猴敏说,小时候常有人会因为她的姓氏嘲笑她,称呼她为“猴子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大家都习惯称呼她为“阿敏”或者“侯敏”。
目前,猴敏的娘家人都已改姓侯,家族上下共有30多人。猴敏的弟弟、74岁的侯元和说,他们猴氏祖先来自龙海九湖镇一带,上世纪六十年代,父亲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将全家人都改姓“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