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除夕在厦门大围炉心里暖融融 老外穿汉服很吸睛

2016-02-08 07:49:49姚凡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昨日下午,厦门大学在勤业餐厅教工食堂举办留校师生大围炉

厦门大学

年夜饭吃出国际味

身着汉服的老外。

厦门日报讯 (文/记者 佘峥 图/记者姚凡)怎么在厦门大学近150桌的年夜饭人群中脱颖而出,让人过目不忘?巴西人顾天佑和阿尔巴尼亚人玛萨拉昨晚使出大招:穿汉服!

当天,厦门大学为春节没有回家的师生准备年夜饭,在厦大攻读世界经济的博士生顾天佑和玛萨拉穿着汉服参加,汉服是他们从淘宝买来的。

在四分之一足球场大的勤业餐厅,他们不断地引起旁人的注目。玛萨拉说,这是他们第一次过中国新年,他们还特别做了一番考证:要穿旗袍还是汉服?最终认为,穿汉服应该更符合春节。

厦大的年夜饭,因为顾天佑们的加入,而呈现传统、现代、国际的气质。

每年春节,厦大都为留校的师生操办年夜饭,但是,现在的人已经搞不清楚这一习俗始于何年——它就这么一年一年传下来。

今年有1000多名厦大学生没有回家,有的因为家乡路途遥远,有的因为毕业实习等原因。这一数字比往年更多,校方在思明校区开了85桌,在翔安校区开了57桌,在漳州校区还有2桌。昨天,厦大党委书记张彦、校长朱崇实也和学生们一起吃年夜饭,这也是传统,不仅校领导,各个院系的领导也必须去“陪吃”。

今年的年夜饭努力在厉行节约和“让学生吃好”中寻找平衡,14道菜有虾、有鱼、有蟹、有鸭,而且兼顾南北方习俗。而随着厦大越来越国际化,年夜饭上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

市社会福利中心

主桌凑齐“一串猴”

本报记者黄晓波(左二)给围炉福利院老人敬饮料 。

本报讯 (文/记者 黄晓波 图/记者黄晓珍)昨天中午,市社会福利中心的数百位老人和孩子们提前聚在一起,搞了场热热闹闹的新春大围炉。

出发前,本以为现场多少会掺杂点“回不了家”的落寞,但记者显然猜错了——“我们凑齐了‘一串猴’!”72岁的曾瑞彬兴奋无比,原来,今年的主桌凑齐了1920、1932、1944、1956这几名“猴年”出生的老人,更巧的是,负责操办这场大围炉的福利中心副主任郑阿姨和福利中心老人院的院长季阿姨也属猴,“一串猴”就这么凑成了。

蒸螃蟹上桌了。刚踏入社会的20岁女孩小刘接到了一个越洋视频电话。视频电话是小刘之前的舍友许荣虹打来的,四年前,小许被一个美国家庭收养,离开了儿童院。“我想大家了!”小许脱口而出,眼泪顿时簌簌往下掉。

与托养老人不同,对于福利中心的孩子们来说,这里是唯一的家。“会想家啊,所以一放寒假,我就回家了。”小潘口中的“家”,指的正是这里。与小刘一样,小潘从小就生长于此,去年夏天,小潘从技校顺利毕业,考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禾盛社区

团圆饺

送给保安兄弟

社区工作者与居民将热乎乎的饺子送到保安手中。

文/图 本报记者 郭筱淳

除夕夜,当象征幸福团圆的年夜饭摆上桌时,对于一些人来说,与家人守岁团圆却始终是一种奢望。禾盛社区水晶森林保安队长张志辉已连续7年没有回家过年,尽管如此,他却在此刻感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昨天晚上9点,张志辉推开社区居委会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饺子香气四溢。10多位禾盛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们围在盛满饺子馅的大盆前,把祝福、温暖都包进一个个“元宝”饺子里,送给每一位坚守在第一线的保安兄弟们。每逢春节,小区内50%的居民回老家过年,而这时恰恰是保安最忙碌的时刻,他们需要打起12分精神为居民守护家园。张志辉与20多位保安队员需要24小时轮值,他们寒风中坚守岗位,一个晚上要在小区内巡逻10多回。

这是禾盛社区第四年在大年夜为保安与保洁员送饺子,这项活动的发起者是今年60岁的张微。“记得2013年的大年夜特别冷,看到保安兄弟们大半夜仍坚守在岗位上,真的很感动。”那一夜她包了200多个饺子送给每一位保安。也就是从那时起,这项爱心行动在禾盛社区蔓延,每逢大年夜都有不少居民主动来社区包饺子,为保安送上这份温暖。“开锅了,吃饺子咯!”昨晚10点,当第一碗饺子上桌的时候,居民们赶紧打包将饺子送到保安值班岗亭里。户外寒风瑟瑟,保安们却因为这碗热腾腾的“团圆饺”而温暖如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