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月1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香卉辉 通讯员 刘启国)商事登记有望实现手机申请,食品有望实现可追溯,网络交易将更规范,消费维权两条热线,食品检验正式开展……2016年,市场监督管理局会努力在厦门营造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来看看郭勇毅局长脑海中的工作计划表。 审批环节更少 商事登记有望实现手机申请 导报记者:厦门从商事登记改革开始,就出台了一系列便利的登记服务措施,今年还会有哪些新举措? 郭勇毅:今年,我们依然会“简政放权、优化服务”。 在市场准入环节,去年,厦门新登记各类商事主体7.81万户,总量达37.42万户,今年还要继续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换发和电子营业执照发放,年底完成。 去年我们还率先推出了全程电子化登记,今年要扩大这个范围,增加存量企业变更、注销等业务;在电脑网上申请的基础上,探索实现手机网上申请模式,拓宽网上申请渠道。 在简化行政审批方面,目前,我们“四品一械”审批事项共46项,截至去年12月底,共受理审批件15158件,今年还会减少审批环节;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开发建设食品药品审批信息系统,提高审批效率。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我们也在助力厦门获批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城市,并配合省工商局建设小微企业名录。 此外,我们还要推进商标战略实施,2015年全市新增驰名商标8件,累计92件;新增省著名商标59件,累计743件。 食品可追溯 食药安全要打造五大“利器” 导报记者:在此前机构改革时,市场局吸收了原来的工商、食药监、卫生等部门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职能,今年,在保障市民的饮食用药安全方面有哪些计划? 郭勇毅:今年,我们要开发几大“利器”,持续推进厦门的食品安全城市创建。 其中最主要的一大利器,是利用“互联网+监管”方式,探索建设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的可追溯信息化监管系统。目前,我们已经实现15.1万种在厦门市销售食品进行追溯监管。 具体包括整合现有的两系统一平台,建成“厦门市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探索由企业对接扩展到第三方平台以及农业、海洋渔业等监管部门,着手开发入市必登、手机APP台账直报软件以及微信查询等平台,完善菜市场检测信息和IC溯源卡管理系统需求规划。 生产环节,试点建设食品生产企业可追溯系统。在餐饮环节,建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日常监管、远程视频监测、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 导报记者:那其他利器都是什么? 郭勇毅:第二个“利器”,我们要制订食安委工作规则,明确食安委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建立食品安全工作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定期会议、协调督导等机制;完善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管理制度。 第三个“利器”,2016年是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年,我们要制定厦门的食药信用监管工作方案,并从行政监管、社会监督、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开发食药信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需求。 第四个“利器”,是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监管体制。制定和执行食用农产品监管意见,推动豆腐作坊集中生产、集约经营试点,努力打造小作坊生产示范区。 第五个“利器”,推行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分类监管,研究建立企业电子监管档案,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
相关阅读:
- [ 01-31]节前龙岩主要食品供需总体平衡 蔬菜价格波动较大
- [ 01-29]厦15万种食品有“身份证” 将制定食品安全清单
- [ 01-28]习近平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 [ 01-28]药化学污染物是我国食品安全污染主要来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