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 2016年目标 争取全社会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达3.2%,高新技术企业达1100家,市级众创空间达到50家以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5件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8%。 “十三五”目标 争取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65%,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70%,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100亿元。 【回顾】 2015年成果 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65.9%。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4%。 争取国家科技计划立项420项,获得国家资金支持3.87亿元。 入选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获得国家专项支持9亿元。 完成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招商超过100项、产学研对接73项。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提高到14.4件,技术交易额占全省近70%。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两项,成功申办第十六届世界医药健康信息学大会。 “十二五”成果 过去的五年,厦门先后获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首个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 全社会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逐年增长,由2010年的2.47%提高至2015年的3.03%。新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52个,其中重大平台36个,集中分布在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集成电路、软件信息、半导体与光电等11个领域。 “十二五”期间,国家、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从194家增至475家。 “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3000多项,获得国家资金支持22.6亿元,是“十一五”的2.3倍,新登记科技成果1257件;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市“双百计划”等创新创业团队1000余个。研发人员比“十一五”增加了65%。 “十二五”期间,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33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十一五”增长2.5倍。其中,光电产业从771.89亿元提高至1230亿元,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从259.36亿元提高到922亿元,生物与新医药产业从84.9亿元提高到350亿元,已有75家高新企业上市,近期拟上市的高新企业有172家。 “十二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58666件,较“十一五”增长196.4%;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4件,是“十一五”末的3.7倍;技术合同交易额185.54亿元,是“十一五”的2.9倍。 |
相关阅读:
- [ 01-09]厦大两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十二五”期间共获得五项
- [ 11-17]厦企推广幼儿云安全接送系统 刷卡后全家可看现场
- [ 11-17]货车版滴滴"空车汇":推线上线下服务 降物流运行成本
- [ 11-16]"厦门智造"今起亮相高交会 高新企业拿出看家本领
- [ 11-03]厦门将新增5个交通监控 有3个位于海林三路
- [ 10-08]厦门本科毕业生今年起薪提高5% 技术研发岗位起薪最高
- [ 09-16]厦门3D打印人体器官技术投用 和真实器官一模一样
- [ 09-14]烟台新海水产深挖海洋蓝色经济 凭创新夺效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