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露虹)1月10日至12日,由厦门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厦门市侨联参与,厦门日报、厦门电视台、厦门卫视、厦门新闻广播、闽南之声广播组成的“新丝路媒体行”采访团走进印尼,聚焦“一带一路”视野下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并在厦门的友好城市——印尼泗水举办以“丝路绵延美丽厦门”为主题的图片展,宣传美丽厦门、推介自贸试验区建设。 印尼与中国发展互补性强 采访团所到之处,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印尼与中国发展互补性强,互利合作潜力巨大。作为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印尼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联通大洋洲、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关键节点。印尼总统佐科上任伊始提出将印尼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发展规划,这与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更为重要的是——印尼拥有大约2000万华人,是世界上海外华人人口最多的国家,而华人华侨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公参王立平在接受采访团采访时表示,厦门是中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同时也是“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印尼未来5年计划兴建49座大型水坝,开发24个现代化港口,新建15个机场,并加大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这都为厦门和印尼互联互通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厦企在印尼市场业绩攀升 2011年,在厦门工作3年的黄国海被公司派到印尼工作。那时候的他不免忐忑: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语言、文化的障碍,融入当地开展业务。好在,这之后所经历的一切,证明他的担心是多余的。 “印尼语中的许多词和闽南话的发音是一样的,譬如粿条、米粉、油条、豆腐等。”不到一年,黄国海就能熟练使用印尼语与当地人交流。另一方面,“印尼华人尤其是福建人多,大家的生活习惯差不多,相处得很融洽。” 黄国海所在的厦门绿冷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洁净系统及机电系统工程安装,2011年开始在印尼设立分公司。“中国在机电工程方面的技术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性价比非常有优势。”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和爱拼敢赢的精神,黄国海所在的公司很快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我们生产需要的零配件很多都是从厦门港运过来的,厦门对我们的各方面服务保障也很到位,我们把厦门造的产品带到印尼来,也是希望让大家认识到‘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是非常赞的。”和许多在海外工作的中国人一样,责任感和荣誉感是黄国海十分珍视的东西。 进驻印尼市场以来,绿冷机电的业绩逐年攀升,尤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绿冷机电的发展更上一层楼。2015年,绿冷机电印尼分公司的营业额突破千万美金,客户包括宝洁、OPPO等知名企业。“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过来,这些企业也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这对我们在印尼的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利好。”黄国海说。 【记者手记】 “一带一路”促进华文教育 在印尼,中华元素随处可见,大到道路上的中文店招,小到寻常百姓家使用的公鸡碗。不过,由于历史原因,印尼的华文教育存在30年的断层,熟稔中文的多为老人,在印尼华文报馆,记者、编辑往往双鬓发白。一度,报人对印尼华文报纸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 上世纪90年代末,华文教育重新恢复,一批华文教师从“地下”转移到“地上”。从事华文教育的彼得拉基督教大学中文系主任李秀珍告诉记者,如今,围绕“一带一路”推动华文教育,成为华文教育者的共识与责任,印尼华文补习班遍地开花,更有许多印尼学生漂洋过海到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学习中文。同时,作为华文教育的积极传播者,厦门市外侨办精心培育了“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在厦海外学生才艺展示系列活动”等华文教育品牌活动,以弘扬中华文化为重点,有力推动华文教育发展。 教育,孕育希望。印尼《国际日报》总裁赵金川发现读者群中年轻人的数量在增加,一些来印尼交流工作的年轻人也选择在报馆工作。同时,随着“一带一路”等政策利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印尼投资建厂,中国人纷至沓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华文报纸的读者群。 |
相关阅读:
- [ 06-09]80后老板身家1天超2亿元 厦企点击网络昨成功挂牌
- [ 12-20]一厦企携手省公安厅 合作成立电子物证检验鉴定实验室
- [ 09-27]厦企出口可一次性通关 厦门关检执行“三个一”
- [ 08-30]厦门将再出台扶持政策 厦门企业有望实现再减负
- [ 03-27]厦企收减负礼包 保税区内维修进口旧机电可免检
- [ 03-21]厦企“机器换人”最高可补贴200万元
- [ 03-21]“走出去”的投资步伐加码 厦企要远赴非洲建“新城”
- [ 03-04]2013年起领购发票免工本费 厦企一年省千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