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培市场缺乏总体规划,代表委员建议出台政策保障用地 政协委员赞本报参与开发的“厦门驾训”平台,让学员有处“发声”
驾培用地目前仍“没名分”。 陈立新摄 厦门晚报讯(记者 谢雨真 王绍亮)学车找驾校,跟着教练练车,这是驾驶培训的必经环节。不过,这个行业“生病”了,而且病在根儿上——没有用地保障,发展缺乏系统规划。这一问题也得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关注,建议整顿和规范驾培市场。 背景情况 没有行业规划,放任“自生自灭” 近些年,厦门每年有10万至14万人参加驾校培训,驾培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目前,厦门已有80多家驾校,但至今没有行业发展规划、土地使用规划等,基本放任驾培市场“自生自灭”。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厦门的驾培行业发展较盲目,竞争较无序,经营也较窘迫。当前,驾校训练场地几乎都是使用商业用地、厦门市土地开发总公司的收储用地或者农村闲置土地。但农村闲置土地被用作驾校,被航拍发现后,将被认定为违规,要被强拆的。 “教学用地得不到保障,成为困扰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一名从业人员感慨道。 代表声音 出台相应政策,让驾校合法取得用地 市人大代表、公交集团场站公司总经理忻华建议,厦门可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居民收入水平、居民交通出行需求、小型轿车、载客、载货汽车、摩托车等现状和增长预测,结合驾培市场的实际,补充制定厦门驾培市场发展的总体规划、阶段性规划、用地专项规划等,避免无序、盲目的市场行为。 目前,土地用途中没有“驾培用地”一项,因此驾培用地在国土部门属于“没名分”的尴尬境地。忻华建议,出台相应政策,让合规驾校通过正常的招拍挂程序或通过公建民营、股份制众筹等模式,取得用地。 委员声音 完善驾培条件,用地规划先行 民盟市委秘书长、市政协委员王东良提交了提案《关于整顿和规范厦门驾培市场的建议》。为了这个提案,民盟市委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前后花费了一年的时间,做了大量调研工作。 “驾培场所条件落后,训练不完善,学员到真正的道路上开车时很难适应,形成潜在的安全隐患。”王东良建议在岛外各区分别规划若干块符合新国标要求的土地,用于兴建规模化、集成化、封闭式的驾校。 观点 “厦门驾训”平台 建起社会监督机制 听说市运管处和厦门晚报社联合开发“厦门驾训”微信公众平台,王东良称赞这个做法非常好,相当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 “学车时,学员有求于教练,处于弱势地位。”王东良说,“厦门驾训”将各大驾校置于公开接受监督的环境中,也让学员可以发声,对教练有约束作用,督促他们规范教学。 |
相关阅读:
- [ 01-20]学车"被骂一下午" 厦政协提案建议驾校教学要全过程监管
- [ 01-01]“厦门驾训”平台开通 要学车可查询驾校信息
- [ 12-31]学车到底该选哪家驾校 “厦门驾训”微信一查便知
- [ 12-08]驾校岁末学费持续走低 “车多人少”是降价主因
- [ 08-20]驾校学车价格是越低越好吗?!
- [ 08-20]“网上约考”拉低学车费 厦门驾校学费降幅近千
- [ 08-18]猪兼强:“互联网+”驾校,颠覆传统驾校学车新模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