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崔晓旭/文 吴晓平/图)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厦门电商触角几乎涉及了农业、医疗、建筑、旅游、教育等各行各业。
2014年,全厦门电商交易额达2500亿元,同比增长50%,登记注册电商约37000家,同比增长73%。目前,厦门约有5万家企业应用电子商务,中小企业电商应用率达80%以上。
然而,厦门发展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也不少:缺乏高端人才、缺少大型平台、缺乏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载体、规模集聚效应还有待发掘……
今年两会,“怎样促进电商发展”成为热议话题。
调查
高速发展的电商掣肘不少
“短短数年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电商企业,如美图、美柚、一品威客、乐麦等。”吴博是厦门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的负责人,在他看来,厦门电商虽然发展迅速,但长远看,掣肘也不少。
比如,厦门乃至福建市场都没有一个大型的电商平台,还没有形成如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B2B平台,在电子商务产业链竞争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还没有很好地发挥电子商务平台对传统产业和配套产业的带动作用。
同时,电商企划小卢也说,虽然厦门挂牌的电子商务园区不少,然而真正坚持电子商务园区定位,为电子商务企业服务或为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服务的园区却极少。
不仅如此,导报记者调查发现,厦门港口贸易发达,但产品生产相对薄弱,电商缺乏制造业的实体支撑,电子商务涉及的商品来源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利于产业链的整合,比如大量鞋服产品都来自于泉州市区、晋江、石狮等周边鞋服生产城市。“由于厦门大型电商很少,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存在较大不足。”温先生目前正在做基于互联网的创业公司,他告诉导报记者,高端人才的匮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厦门电商与全国水平或世界水平的差距。
此外,物流依然是电商发展的最大威胁。厦门多家电商反映,总体上,厦门的物流配送支撑技术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自动化仓储设施技术低、标准化应用水平滞后、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配套电子商务企业的仓储物流建设不到位,也影响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
建议
按厦门特色做垂直电商
针对目前厦门电商发展的重重困难,民建厦门市委提案建议,有关部门应集中力量支持国家级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及招商运营:资金上,给予入驻园区企业配套资金的扶持或补助;协助园区招商,引导中小型电商企业或转型中的传统企业入园。“目前如果自己再去培养一个类似于淘宝、京东这样的大平台已经很难了。”民建有关人士说,厦门可以引进一些知名平台的总部或区域总部,增强本地企业的集聚效应,同时,培育比如万翔等地方性的大平台,推动和扶持它们逐步走向全国。
厦门可结合本土及周边地区的优势特色产品和服务,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分别扶持发展一批垂直型行业交易平台。比如茶产业,民俗、宗教和文化用品产业,服装、鞋帽、箱包及美容时尚用品产业,大宗商品交易如石油交易平台,旅游和会展业、石材交易等,可充分利用区域特色优势打造垂直型电商平台。
至于人才,鼓励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行业协会举办电商人才交流论坛,搭建本、外地电商人才的交流平台;支持培训机构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为企业培养适用型人才;加强政策引导,对高端电子商务人才可考虑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政策。
物流方面,结合“智慧社区”的建设,将快递投送场所纳入新建小区的规划中;在电子商务集聚区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物流仓储配送中心的同步规划建设。
嘉宾议事
提高自身吸引力才是王道
“电商涉及的行业非常多,每个企业需要的人才都有很个性化的要求。”厦门理工学院教授、厦门市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林建宗认为,说到底,还是要厦门电商提高吸引力,让懂理论、有经验的人才,愿意来厦门工作。
物流也一样。林建宗说,截至2014年底,厦门共有近4000家物流企业,但绝大多数是小型企业,而且各快递品牌区域总部纷纷从厦门外迁。“厦门对电商物流企业的吸引力减弱,将进一步导致电商物流业的发展滞后。”林建宗建议,接下来,厦门除了要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外,也可以探讨建设共同配送平台,打破单家快递企业的配送瓶颈。
总而言之,借助厦门自贸片区和对台区位等优势,提高厦门电商的整体粘性,也就可以找到解决上述难题的答案。“电商发展水平上去了,自然有大批人才、物流、资金跟着要来厦门。”厦门市跨境电商协会副会长邱靖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