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借力“互联网+” 厦门让传统旅游智慧升级

2015-12-29 11:09:19林泽贵 林世雄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让产品、服务自己找上门

怎样让游客有好的体验?怎样才算智慧旅游?

“无论是智慧旅游,还是‘互联网+’,其根本都是适应现实需求,挖掘潜在需求,创造新兴需求,引领未来需求。”刚刚荣获2015十大旅游新闻人物、中国智慧旅游产业联盟副理事长、任我游科技董事长林绍青认为,智慧旅游正是以人为重点,切实了解客户的需求、客户的消费心理,才做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当前,旅游业有一个现象,就是散客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国内旅游市场年出游人次已达36亿,但通过旅行社安排出行和目的地旅游的不到4%。在散客时代中,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成为游客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自助游客对旅游要素的信息需求强烈,且要求信息个性化、高品质。只有促进“旅游+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提升旅游服务满意度。

而在林绍青的理解里,智慧旅游,不能只是提供产品的智能搜索,“能不能让内容、产品、服务自己找上门?”经过探索他发现,要实现产品的精确推送,必须分析用户行为,必须依赖于大数据的分析健全、物联网体验与感知度的成熟,只有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才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在他的带领下,任我游的数据中心建立起来,这个数据中心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合作,分析用户的兴趣点和社会舆情,进行精确的推送。“通过这个数据中心,可以知道全国哪些城市的人喜欢来厦门,坐动车来的人喜欢什么样的服务,坐飞机来的人喜欢什么样的服务。”他自豪地说。

“旅游市场的散客化趋势倒逼我们必须提供更个性化、高品质的信息服务。”厦门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厦门将通过旅游+互联网两者的融合创新发展,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升级,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实现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

用大数据整合各类资源

在当天的论坛上,任我游科技公司宣布“芝麻游云旅游智能服务支撑平台”免费开放。

“芝麻游”是任我游开创的一个在线旅游品牌。“游客只要关注芝麻游旗下的鼓浪屿智能旅游微信,即可免费上网。”林绍青说,任我游开发一个“WiFi用户行为中心”,鼓浪屿是该中心的一个试点。未来覆盖各个旅游景区后,除了可为游客提供免费WiFi,还能帮助景区分析游客行为,比如“景区内哪里是热点”“温州过来喜欢什么小吃”“广州来的又喜欢什么”。

除了“WiFi用户行为中心”,还有“3D浏览信息行为分析中心”。林绍青说,目前已落地于机场、会展中心、厦大等景区的微信打印机,游客可直接打印出照片或明信片。“这台设备对所有景区都是免费的,游客打印的第一张照片也是免费的,第二张开始收费。设备不仅可以打印照片,还可以为景区分析游客数据,比如福州来的游客喜欢什么,泉州或三明来的又喜欢什么。”

这只是厦门智慧旅游建设的冰山一角。厦门市旅游局局长孔曙光表示,作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厦门的智慧旅游建设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形成了市场和政府良性互动的格局,市旅游官方微博、微信粉丝数位居全国前列,通过建设“厦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向来厦游客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十大工程”力争两三年内建成,涵盖了数据采集、游客采样分析、智慧景区建设、免费无线上网等,届时,厦门市民和游客将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智慧旅游服务。

在此前的举办的“2015厦门智慧旅游高峰论坛”上,有专家指出,我国的智慧旅游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智慧旅游发展的核心取决于市场,应整合城市各类资源为智慧旅游服务,“如果不整合社会资源,谈何智慧旅游?”。对此,孔曙光表示,厦门未来还将构建旅游大数据平台,可查询共享景区人数票务、自驾游车辆、路况气象等,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建设,运用大数据手段推进高峰期游客客流的疏导与调控,“在此基础上,整合政府企业资源,提升旅游质量”。

得益于“智慧旅游”建设等方面的发展,2015年厦门将实现旅游总收入达790亿元,同比增长10%,接待境内外游客达5700万人次,同比增长9.6%。2015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超过9%,成为厦门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