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大了去 作品怎么展 全家说了算 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俗称中小学的艺术“奥运会”,由教育部主办,被认为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中小学生艺术比赛,美术是其中一项。 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至今已经举办过四届。不太为外人所知的是,位于厦门的中华儿女美术馆收藏了历届美术获奖作品。海沧区教育局就是要把馆藏的首届获奖美术作品,搬到海沧展览。 这原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展览了,直到中华儿女美术馆馆长李忆敏和陆晓红想出了一个创意:先让孩子把获奖美术作品认领回家,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欣赏,再共同写下对作品的理解。接着,一家人到展厅布展,由他们决定要怎么摆。当然,有个硬性规定:全家人对作品的观感,必须一同展在获奖的美术作品旁,而如果有自己满意的作品,也欢迎“搭车”。 最终80幅获奖作品被带回“海娃”家仔细端详。“海娃”是海沧对学生的昵称。 陆晓红在展览前言中解释了这一创意的用意:把美术作品搬回家,不仅让孩子更亲近作品,还把家长也拉入欣赏作品的队伍,有助于营造家庭的艺术氛围。在美育教育中,如果家长没有融入,有可能事倍功半。 美育入了心 看出门道 更看出兴趣 当海沧教育局提出要借画回家时,李忆敏吓了一跳: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但他坚决支持:美术展览总是“我展你看”,相对于这种被动式,海沧模式其实是“入耳、入眼、入心”的主动方式。 不过,上周日,他在开幕式上说,直到展览前一天,他收到在现场布置的同事传送的一张照片,才深刻理解了海沧教育局所说的“1+2+4>7”的“小手拉大手”的效应。这张照片记录了一家五口人布展的情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孩子,扶着梯子,把画挂上去。 他说,这种办展方式,把家长也“忽悠”进去了,好处是:如果大人不懂,为了在孩子面前有所表现,他也不得不学习。 海沧实验中学初一年学生林亚昕领回了一幅四川9岁小学生画的名为《模特》的国画,他的父亲林云辉也因此被“忽悠”。不过,毕业于厦大美术系的林云辉满肚子都是美术“墨水”,他教女儿欣赏这幅画的正确方式:四位模特采用不同的色彩泼墨,画出了层次。林亚昕说,爸爸这么一说,她再回头去欣赏这幅画,的确看出了门道,也看出了兴趣。 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小学二年级学生李梓萌领回去的是一幅书法作品,为了欣赏这幅比她高的作品,爸爸帮她把作品挂在空调机上。李爸爸和李妈妈从事的工作都和艺术无缘,但是,他们帮助女儿认识繁体字,解释诗的意境,李梓萌因此画出一幅画,挂在获奖作品旁边。 孩子们放在获奖作品旁的80篇点评,最特别的是一位廖姓爸爸的评论,他在儿子和妻子对一幅画的点评下方,写下自己真实感受:说实话,我看不明白。 在开幕式上,陆晓红特别称赞这位父亲的实在,她说,这位爸爸,现在看不懂不要紧,这种家门口的艺术展览,还只是开始,最终您一定会看出些门道。 【手记】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海娃家 这次艺术展览其实是海沧区教育局正在进行的有感情和有温度的艺术教育的一个部分——岛外一般被认为是艺术教育的“沙漠”。这几年,作为厦门唯一一个“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海沧区教育局不遗余力地要在“沙漠”上播撒艺术的“种子”。 在曾被称为厦门“西伯利亚”的海沧东孚,在100%是农村娃的东孚中心小学,孩子们要学唱歌、画画、书法,每个人还要学习演奏葫芦丝,学校还在一个年级试点舞蹈课;区教育局甚至请来厦大艺术学院老师当“先生”。 还有些超常规的做法,譬如说,区教育局在中华儿女美术馆里,为海沧农村学校的学生搭建艺术手工坊——农村娃每个月都到这里来,一方面在艺术作坊里做陶艺、画版画、写书法;另一方面,他们要参观美术馆的美术展,欣赏艺术大师的画作。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把艺术带到海娃的身边甚至心中。 李忆敏说,他一直努力回答一个问题,即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来解释艺术教育的意义,他最终从海沧找到答案:人的快乐取决于健康、物质和身心,其中,身心的快乐最不容易得到满足,而艺术教育就是为了给孩子们带去精神的愉悦,从而为他们铺就幸福人生。 |
相关阅读:
- [ 10-03]俄罗斯美术作品巡回展在榕开幕
- [ 09-27]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在厦开幕 将持续到10月26日
- [ 09-26]第六届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在厦开幕 设立海沧分展区
- [ 06-26]英雄招募令!第二届南京国际美术展火热征集!
- [ 05-28]美术老师辞职改行做设计 只为圆“工业设计梦”
- [ 05-25]第六届海峡两岸少儿美术大展共展出200多幅佳作
- [ 05-03]艺术家遇见艺术之城 张仃和厦门缘分颇深
- [ 04-08]泉州师院举办美术设计类毕业作品展暨人才推介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