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群的鸬鹚。(本组图/蓝图 摄) 飞翔的鸬鹚。 捕鱼的鸬鹚。 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小芳)集美大桥下,只见海面上黑压压一群“黑鸟”,时而低飞盘旋,时而潜水嬉戏,时而在海面浮游。“黑鸟”们移动速度极快,阵型变幻不定,乍看犹如大军压境。偶尔一船驶过,便呼啦啦地惊起一片,群鸟共舞,场面蔚为壮观。 前日,途经集美大桥的人们被这个景象震慑住了,惊叹于这难得一见的奇观。一名乘客随手将车上录制的视频上传到了网上并配文:桥下超震撼,不知什么鸟类? 记者将视频发给厦门观鸟协会秘书长陈志鸿。对方看完视频后解释说:这些“黑鸟”都是普通鸬鹚,金门是它们的主要栖息地,白天它们会往周边扩散寻找食物,出现“睡在金门,吃在厦门”的现象,因此会在集美大桥海面出现。陈志鸿说,从视频上看,集美大桥下至少有上千只鸬鹚。厦门观鸟协会资深观鸟人士朱敬恩估计,每年到金门慈湖栖息的鸬鹚有上万只。 【小贴士】 鸬鹚成群迁徙 记者了解到,鸬鹚是大型候鸟,俗称“鱼鹰”,善潜水捕鱼,毛色像乌鸦,喙长稍微钩曲,白天它停在河堤上,夜间栖息于树上,迁徙时常聚集成小群,有时亦有多达近百只的大群。由此看来,集美大桥下的上千只鸬鹚,该算得上是“特大群”了。 【揭秘】 来厦过冬候鸟的五个秘密 1. 每年至少175种候鸟来厦 除了鸬鹚,冬季到厦门来“看海”的候鸟还真不少。据朱敬恩介绍,厦门常驻鸟类约有350多种,每年迁徙路过以及来厦门过冬的候鸟占到了厦门常驻鸟类的一半以上。 2. 候鸟多来自西伯利亚 朱敬恩说,包括鸬鹚在内,这些候鸟主要从西伯利亚来,通常在每年的9月份陆续飞来厦门,10月和11月达到高潮,来年3月开始往北飞,“眼下,该来厦门过冬的候鸟们都来了。” 3. 有的利用星空导航 有的左右半脑轮休 “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候鸟,它们的迁徙是以上万公里来计算的呢。” 朱敬恩进一步解释:候鸟飞行速度的快慢,根据天气状况来调整,通常在2周到4周的时间之内就可以飞抵目的地,“有的候鸟晚上也会飞翔,只要天气晴,它们会利用星空导航;有的候鸟能够昼夜不停地飞,飞行时大脑左右半脑轮流休息。” 4. 出发前吃成“胖子” 长途迁徙消耗巨大,朱敬恩说,为了迁徙,这些候鸟会在出发前把自己吃成个“大胖子”:有些候鸟甚至让脂肪含量占体重的一半。 5. 来厦过冬候鸟有所减少 朱敬恩说,总体而言,来厦过冬的候鸟有所减少,“尤其是野鸭,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明显减少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早前厦门N次入冬失败,但这并未对候鸟来厦造成太大影响——朱敬恩说,候鸟南飞,看的是北方的气候。 |
相关阅读:
- [ 11-24]气候条件适宜 不少北方老人来厦门过暖冬
- [ 11-06]“候鸟”流浪汉来榕过冬 流浪20年再次上岗工作
- [ 11-05]“候鸟”流浪汉走路40天来榕 爱心企业伸出援手
- [ 11-02]“候鸟”流浪汉徒步来榕过冬 想找工作“安家”
- [ 06-18]黑龙江来厦推广“候鸟养老” 多家企业现场签约
- [ 01-30]福州求学的“小候鸟”回家(组图)
- [ 01-13]数万候鸟翔集福建兴化湾湿地 场面壮观
- [ 07-14]福州兴起候鸟式养老旅游 年内推20多条旅游专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