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 “末端治理”变“源头减排” 昨天的揭牌仪式上来宾众多,但王浩站在人群中,却能一眼被人认出来。这位戴着眼镜、笑容可掬的科学家,和人谈论最多的就是“海绵城市”。 细心的人已经注意到,《厦门市水资源战略规划(2015-2030年)》,就是由王浩主持编制的,而在业内看来,这为厦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创新奠定了前期基础。王浩及其团队在近年来的调研中发现,当前,厦门的人均水资源仅为330立方米,该数字与7350立方米的国际标准相去甚远,因而,在这样一座高速发展却存在缺水风险的城市里,有效地处置水体污染迫在眉睫。 “要保护好、利用好厦门珍贵的水资源,就必须要有新思路。”谈及这一点,王浩昨天显得很欣慰,他看到,这些年厦门的水源整治走出了国内其他一些城市“就水论水 ”的死胡同,通过大批分布式生态水处理系统的成功建设,已经从“末端大集中治理”变为“源头区域分布减排”,黑臭水体在逐年消失,取得的成效令全国瞩目。 【新平台】 科企合作实现成果转化 坐落在海沧湖畔的“中联环海绵城市院士工作站”,昨天刚刚启动就呈现出一派忙碌。外人走进这里,很难分辨出哪些是王浩的科研团队,哪些是中联环的研究人员。 工作站今后要做什么?在王浩看来,从大的方面来说,海绵城市建设“净”、“用”两项措施,中联环已走到全国前列,此次与中联环强强联手,将把科研知识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提升和保障厦门海绵城市建设及创新能力,将纸上的规划落地到大地上;而从小的方面来说,就是依据“需求为基础,项目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实效为根本”的原则,院士专家们围绕企业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供服务,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 实际上,在王浩的心中,还藏着一个更大的梦想:要把在工作站形成的水环境生态保护的“厦门经验”,推广到南方乃至全国地区,让国内其他城市在建设海绵城市时,都能第一时间想到厦门的“样板”。 【新契机】 生态文明之路愈走愈宽 这些年,逢雨必涝成为不少大中城市的痼疾,人们在对“到城市看海”的调侃过程中,更多的则是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期盼。专家说,这种城市建设,包括“渗、滞、蓄、净、用、排”等多个方面。 在王浩的理念中,其中的“净”、“用”,对厦门而言至关重要。他坦言,中联环在分布式生态水处理系统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吸引其把目光看过来,并最终携起手走到一起的直接原因。 每一个生态水再生处理站,都像是藤系上的一个晶莹透亮的“葡萄”,点缀在杏林湾,在环东海域,在厦门岛内岛外只要有水的地方。今年,国务院参事葛志荣、黄当时、张红武等一行5人前来厦门调研“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时,就对中联环颠覆传统,用分布式生态建设新机制建设的生态水再生处理项目发出由衷的赞叹。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还在不断把目光聚焦中联环“区域集中、就地收集、就地处理、循环再生”为原则的水处理新模式——与传统体制和系统相比,它不仅节省了大量远距离传输的管道、泵站的投资,还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使雨水变干净,污水变成第二水源。 中联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俞义泉昨天很自信,他说,踏准了厦门建设中国首批海绵城市的新节拍,借助院士工作站的强力引擎,中联环的生态文明之路,定会愈走愈宽。 |
相关阅读:
- [ 09-12]福州建设海绵城市 专家讲解建设理念及适用技术
- [ 08-31]厦门确定岛外78个海绵城市项目 投资总额约58亿元
- [ 06-08]建设厦门最美的原生态绿溪流 九溪治理全面铺开
- [ 05-25]厦门入选海绵城市试点 项目建设将引入社会资本
- [ 05-18]重大项目牵引缔造美丽新城 翔安新城完成投资30.7亿
- [ 05-15]马銮湾将成“海绵城市”试点 预计6月份正式实施
- [ 01-07]高大上订单不断 世界工厂网磁场效应显现
- [ 06-17]厦门一厂房着火 一家人黑暗中求生相继跳楼致1死4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