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 正文

居“高”常思危 逃生需掌握

2015-11-09 01:37:40 来源: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住宅成为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但当这个钢筋森林越发挺拔,随之而来的消防隐患也越来越多,高层消防器材不全、消防通道不畅通、安全门关闭、消防控制室内无人等情况普遍存在,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一旦发生火灾,逃生困难,救援难度大,极易造成严重的后果。

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

高层建筑火灾的主要特点是蔓延迅速,烟囱效应强,极易向上迅速蔓延,几层同时燃烧,形成立体火灾,而且热烟毒气危害严重,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火灾一旦失控,就会酿成冲天大火。

一、烟、火蔓延途径多,轻易形成立体火灾

1、高层建筑竖向管井、共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烟囱”效应,造成烟、火蔓延迅速。在发展阶段,其垂直蔓延速度为3-4m /s。

2、烟、火易沿吊顶门、窗、走道向水平方向扩散。在发展阶段,其水平蔓延速度为0.5-0.8m/s。

3、火势沿外墙窗口向上升腾、卷曲,甚至跳跃式向上层蔓延。

4、外部风力作用,会引起邻近建筑物燃烧。

5、易发生爆燃。高层建筑发生火灾5~7min以后,随着燃烧时间的持续,室温不断升高,氧气迅速减少,室内高热量使达到爆炸浓度极限的可燃气体达600℃以上,若一碰到外部进入的新鲜空气,极易发生爆燃。

二、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1、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人员往往会出现惊慌、拥挤,极易造成踩伤踩死事故发生,甚至出现人员跳楼事件。

6、2、高温、烟气布满建筑物内,能见度降低,易造成被困人员恐慌,增大安全疏散的难度。正常人在浓烟中停留1-2min就可能昏倒,4-5min就有死亡的危险。

7、3、烟气、毒气等燃烧产物极易造成人员窒息、中毒死亡。国内外大量统计资料表明,高层建筑火灾,死亡人数中50%以上是被烟气毒死的。

三、救援受限,扑救难度大

1、举高车辆举高度限制。国内现有最好的消防举高车只能达到50多米高,相当于十几层楼的高度(虽然目前有少数地区配备登高车辆达到80米、100米范围,但在全国并未普及),对高于其极限高度的楼层被困人员,消防队员无法利用举高车辆进行营救,而且利用水枪或水炮外攻射流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消防员登高能力的限制。消防员至少身负20公斤设备攀登,需要消耗大量体力,待到达起火层后会因为体力透支,使战斗力下降。

3、登高路径的限制。当消防电梯电源关闭、举高车辆达不到起火层高度时,消防员只能选择沿内部疏散楼梯向上攀登,此时一是受疏散楼梯的防烟性能影响,二是会与向下疏散的人群发生对冲,既影响了人群的疏散速度,又阻碍拖延了消防员的攀登速度。

高层建筑逃生法则

第一:熟悉环境 暗记出口

事先了解和熟悉住宅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防万一。高层居住建筑至少有两部楼梯可以供疏散使用,但火灾发生后,可以寻着指示灯或者指示标识逃生,千万不要乘坐电梯,以免电梯停电或失控。

第二:发生火灾 不要惊慌

发生火灾时,可以用灭火器或者消防拴第一时间扑灭,此时还应呼喊周围的人出来参与灭火和报警,如果火势无法控制,应该立即自己疏散,并且走时要把房门关上,防止烟气进入走道。逃出火场后,千万不要迟疑或又返回抢拿财物,以免贻误最佳逃生时机,这被称为第一大忌。

第三:不要贸然地打开房门

开门前用手摸门把手,如门锁温度很高,或者烟雾从门缝中往里钻,说明外面的火已经很大,不要贸然地打开房门,如果门锁温度正常,或者门缝没有烟雾钻进来,说明火离自己还有一段距离,可以打开一道门缝,观察一下外面的情况。

第四:关闭房门内所有门窗,防止空气对流

当大火和浓烟已经封闭通道,应关闭房门内所有门窗,防止空气对流,延迟火焰蔓延的速度,并且用一些布条堵住门窗的缝隙。如果身居楼层较高的情况下,也不能盲目地去跳,要向外发出呼救的信号。

第五:科学选择逃离方向

假设一个20层高的居民楼发生火情,起火点位于大楼的10层,处在10楼以下的居民可以利用楼梯道走廊向下逃生。在火灾初期,楼道、走廊没有被大火完全封住时,把被褥或毛毯用水淋湿裹住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身冲出受困区。

处在10楼以上的居民,在火灾发展初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后向天台奔跑,在天台上寻找相邻单元的楼梯道乘电梯逃至楼外。如果已经处于火灾较为严重的中后期,居民就不要再向楼上奔跑,因为楼梯道内已经被浓烟灌满,并且根据烟雾的流向,越高的位置烟雾越浓重。这时应该尽快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阳台或者窗口躲避,保持呼吸通畅等待消防队员解救。

第六:利用窗户逃生

利用窗户逃生的前提条件是火势不大,还没有蔓延到整个单元住宅,同时是受困在较熟悉的室内的情况下进行的,具体做法是:将绳索一端系于窗户横框或室内其他固定构件上,另一端系在腰间或者腋下,然后通过相连的平台向隔壁没有起火的邻居家逃生。

第七:充分利用消防逃生器具

如果平时在家中有家用消防逃生器具,火灾发生时就具备了一定优势,可将一次性呼吸器佩戴在口鼻处,再将灭火毯披在身上,手持灭火器选择火势较弱的线路向楼外逃生。如果遇到轻微明火,可用手中的灭火器及时扑灭开辟逃生通道。

第八:不要盲目跳楼

一般高层建筑都会设有避难层。如果不能安全逃到地面,那么应往避难层逃生,在避难层等待救援。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

高层建筑避难层

避难层 refuge storey 是高层建筑中用作消防避难的楼层。一般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为消防安全专门设置的供人们疏散避难的楼层。

什么样的建筑需要设置避难层?

按照目前中国现有的法规,有两个条件。一个是高度要求,必须是超高层建筑,具体指超过100米高度的高楼;其次,属于公共建筑,也就是指那些医院、商场、写字楼等超高建筑,而非民用的居民楼。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这些建筑内的人员密度很大,火灾隐患相对较大。这属于国家强制标准,建设时就必须设置。

避难层一般设置在哪一层?

自高层建筑首层至第一个避难层或两个避难层之间,一般不超过15层。之所以这么规定,是因为大多数消防云梯的救援能力在50米左右,而这个高度大致相当于15层楼的高度。

避难层都有哪些设施?

这一层不能住人,原则上也不允许办公,但可以作为设备层,放置水泵等设施,不过要留有足够空间。此外,避难层必须设置消防栓、紧急电话、喷淋灭火装备和应急灯,且应急灯亮灯时间不低于1个小时。

避难层需要多大的面积?

一般来说,避难层的净面积是按照每平方米5人的要求设置的。这个标准很人性化,是按5个人坐在地上计算的,因为人站立时间长了很累,肯定要坐下来。

安全楼梯必须途经避难层,顺着楼梯往下跑的时候,强制性地让逃生人员进入避难层,绕一圈后才可以从另外的出口出去,这等于给了逃生人员一个选择,可以留下来避难,也可以继续往楼下疏散。

高层建筑常见隐患

隐患一:在一些修建时间较长的高层建筑中,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一旦发生火灾,第一时间不能拿上器材扑救或逃生,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决方法:公共消防器材不可占为己有,要爱护消防器材。此外,对于消防器材配备不全或丢失的,物业公司应及时配齐。

隐患二:许多高层建筑小区中,车位紧张,晚归的车主经常会由于没有车位就停在消防通道上,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辆第一时间不能到达着火点,影响救援时间,有的居民甚至常年自主圈占消防车通道泊车,经常造成小区内道路拥堵,严重威胁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解决办法:消防通道本应是供消防车救灾使用的特殊专用道路,要保证这条“生命通道”的畅通,小区物业应该合理的规划泊车位,尽可能地给消防车辆预留进出通道。同时,群众自身要加强消防安全意识,不随意停放车辆阻塞通道。

隐患三:不少高层建筑中,除了正常的保持畅通的消防安全通道外,防火门却是不能随便打开。部分居民为求出入方便,经常将防火门随意敞开。殊不知,防火门是高层住宅楼和商品楼楼梯间安全出口必须安装的防火构件,一旦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防火门不仅可有效防止火势蔓延,还可为消防官兵争取到更多营救时间。

解决办法:防火门保持其常闭状态。同时,加强小区防火门检查力度,发现有随意敞开的防火门应当及时处置。

隐患四:现在的高层住宅中,由于公摊面积较大,导致室内面积相对较少,部门居民家中一些旧衣服、报纸等杂物无处存放,只能堆放在楼梯口。但一旦发生火灾,放在楼梯口的这些物品,不但成为火灾的助燃物,也成为了居民逃生的“绊脚石”,影响正常的逃生。

解决办法:要确保楼梯口和安全通道处畅通,不要随便堆放易燃物品,此类物品应该第一时间拿到地下室或者小区集中的存放地点安放妥当。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