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只要会开车就能当代驾?网络代驾行业准入门槛低乱象多

2015-11-01 09:34:46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何炳进 见习记者 林桂桢)警方严打酒驾,催生了代驾这一新兴市场;网络时代,代驾App(手机应用软件)平台应运而生。然而,代驾App存在不少问题,行业乱象颇多。

最近,市民潘先生就因此惹上了麻烦。他一次酒后通过某代驾App联系上了代驾员廖先生。代驾过程中,廖先生一不留神,撞到了张女士的车辆。一张诉讼,把代驾员廖先生和车主潘先生一同告上了法院。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及商业险范围内赔偿张女士2850元,代驾员廖先生在保险外赔偿原告300元,事情才得以解决。

有市民质疑,各种代驾App服务协议条款不一,存在法律风险,不少代驾员缺乏相应资质,给道路交通和顾客人身安全带来隐患。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乱象1

协议无标准 责任难分清

据了解,近年来,多个代驾App在厦门出现,其中“e代驾”、“微代驾”、“爱代驾”、“好代驾”、“滴滴代驾”被市民使用较多。

记者分析这五家代驾App发现,代驾服务的交易协议、违章和事故的责任承担等规章制度,各家存在明显的不同,一旦发生事故,极易出现纠纷。

A、有的根本没协议

车在路上跑,不可避免会面临风险,代驾员和用户之间的《服务协议》就成了重要契约——出了事故,按照协议来处理,这几乎成了代驾行业不成文的规定。那么厦门这几家代驾App现状如何?

“e代驾”“爱代驾”客服均表示,客户在使用代驾App服务时,不仅需要“签”App上的电子协议,代驾员与用户还要当面签一份纸质协议。

“好代驾”的客服称,只需要“签”电子协议就行。

“没有电子协议或纸质协议。”“滴滴代驾”的客服人员称,用户只要核对清楚App上的代驾员信息,出现问题直接打客服热线就能处理。

“好代驾”方面,尽管App上有协议,但客服人员称并不需要“签”。

“微代驾”有电子协议,协议中提到:“乘客点击协议下方的‘同意’即与‘微代驾’订立本协议,本协议立即生效”,但该协议下并没有“同意”可点击。

B、有的协议“不好找”

尽管4家代驾App有《服务协议》,但协议呈现方式各有不同。记者发现,“e代驾”、“好代驾”须用户登录账号时勾选“已阅读协议”,但有多少用户真的点击查看,不得而知。还有的协议藏身于主菜单中,并不好找。如“爱代驾”提到:“当您进入平台,接受使用平台各种服务时,即表示知悉同意协议内容。”

“这些协议属于格式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信海律师事务所的林敏辉律师认为,对于此类协议,相关的平台应以更合理的方式对用户就其主要的条件进行提示和说明。否则,若出现争议,用户可以以协议的部分内容属于格式条款为由要求确认这部分条款无效。

C、有的协议不担责

代驾App的《服务协议》中,大多提到如果违章行驶,违章罚款由代驾公司承担;非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代驾公司和代驾员不承担任何责任;发生事故,属代驾员过错的,代驾公司不予承担责任,“对于车辆或者代驾司机负有责任的交通事故,应首选使用代驾车辆购买的保险理赔。”

超出理赔的部分,各代驾App协议规定则不同。“微代驾”称,由代驾公司承担;而“e代驾”和“爱代驾”写道:“由代驾员赔偿,且赔偿应以人身、财产直接损失为限,对车辆贬值或其他间接损失不负责赔偿。”且“爱代驾”还声明:“该等事故的处理及损失的追偿与平台无关,由相关各方自行处理,但平台将为您提供相关协助和材料。”

只有电子协议的“好代驾”对违章、事故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出现问题的话,由驾驶员自己同客户先解决,解决不了我们再出面协商。”“好代驾”的客服人员表示。

对此,福建金海湾律师事务所郑志宁律师认为,如果代驾前,代驾员与客户签署了服务协议,该协议属合同关系,协议中的相关约定属有效条款。

乱象2

准入门槛低 行业无监管

记者从交警部门和市运管处了解到,代驾行业均不在他们管辖范围内。目前,网络代驾行业处于无主管部门、无行业规范、无准入门槛的尴尬状态。

“现状是,只要会开车,就能当代驾。”一业内人士称,因代驾市场越来越大,招聘代驾员存在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很多招聘信息上写着‘5年驾龄’等条件形同虚设。有些代驾公司门槛很低,也没人管。”

“不仅驾驶员水平参差不齐,公司也是。代驾公司欠薪跑路的也有发生过,最后代驾员也没处维权。”该业内人士表示,代驾公司越来越多,行业问题日益突出。

【案例】

首例手机App代驾事故在沪宣判

e代驾被判担责

赔偿3716元

据外地媒体报道,不久前,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对首例手机App代驾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案件进行宣判。据查,肇事的是一名代驾司机。事发当晚,李先生(化名)酒后通过“e代驾”联系代驾,司机赵先生与他签署代驾服务确认单后,驾车离开饭店,没多久就撞上陶老伯。在索赔遭遇“踢皮球”后,陶老伯于2014年10月将赵先生、李先生、平安财险上海分公司告到法院。

法院认为,代驾司机赵先生事发时是在执行职务行为。因此,陶老伯超出保险理赔范围的损失部分,应由“e代驾”的运营方亿心宜行公司承担。法院最终支持陶老伯医药费等12.66万余元,在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限额内足额赔付;对于不属保险责任范围的律师代理费及停车费3716元,由亿心宜行公司全额赔偿。

【说法】

填补法律空白

规范代驾行业

据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去年组织相关专家起草了《代驾经营服务规范》,对代驾公司和代驾司机都有明确的规范,但该《规范》仍未颁布实施。

业内人士表示,一部《规范》并不足以很大程度改善目前代驾行业的乱象,“《规范》只是指导性意见,没有法律强制约束力。要真正解决,不仅需要有一个规范、权威的行业协会,还要填补相关的法律空白,才能从根本上约束行业乱象。”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