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当事人如亲人 城市义工陈伟入围“中国好人榜”
换位提建议,他就像朋友
今年8月初,值班时突然看到一位60多岁的老大爷在法院门口来回踱步,服务经验丰富的陈伟断定,老大爷肯定遇到难事儿了。于是他主动上前,问道:“大爷,我是义工,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看到红马甲,老大爷立刻拉住陈伟的手说:“我儿子犯了案,我已经七八个月没他消息了,这次特地从贵州过来,就是想知道现在判了没有?”陈伟听罢,先是对老大爷进行安抚,其后带他到诉讼服务中心查询,并告知结果。
想起老大爷独自一人在厦,难免思念儿子,陈伟又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递给老大爷,并建议他:“您儿子才22岁,您要常去看望他,鼓励他,以后出来好好工作。”
陈伟说,在安检法庭义工服务站,不能仅仅满足于引导当事人到诉讼服务中心办事,“应该要适时给当事人一些建议,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没有认识到的问题”。
一次,一位因家庭矛盾前来法院办理离婚手续的大姐到诉讼服务中心后,陈伟在义工岗结束后又重新回到诉讼服务中心,找到这位大姐,严肃地提醒大姐要注意因家庭矛盾而对孩子心理造成的伤害。大姐当场落泪,频频点头。
除了建议,陈伟总是能多想一点,多劝一句。有一次,几个年轻人在安检站门口很激动:“我们要来起诉银行,把2000多元退给我们!”陈伟上前一问才知道,原来是转错钱银行不肯退。陈伟劝他们:“转账错误不是银行造成的,事已至此起诉银行也不见得就有胜算,以后应吸取教训。”年轻人被他这么一说才冷静下来。
带动更多人,他就像磁铁
“现在在我们家,我和家人已经把周末做义工当成我们周末的一种生活方式。”
除了当好法庭义工以外,陈伟在周末,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会带上妻子和女儿一起参加义工活动,在曾厝峖、在鼓浪屿,在残疾人援助中心都能看到他9岁女儿陈瑶的身影。
陈伟告诉记者,女儿刚开始做义工时,总是不好意思开口劝导不文明现象,于是他想到用“比赛”的方式勉励女儿。在中山路做义工时,陈伟与女儿说:“我们来比比看,看谁能劝导更多路人不吸烟。”由此一激励,女儿比原先积极多了,性格也变得落落大方。
更难得的是,陈伟还带动了一批“家长义工”,每周他都把义工活动贴在家长交流群里,渐渐地,家长们从最初的“跟风做义工”变成了主动询问义工时间和主题。他们说,做义工能让孩子在奉献的氛围里成长,懂得什么是爱。
“我的义工服务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别人,我希望受我帮助的人在感受到这份温暖以后,也能同样用感恩的心去温暖别人,所以今后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坚持用这样的方式去复制一份爱,传播一份情。”陈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