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9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房舒 通讯员 林小娜)有着很多细节的“自白书”,有着清晰轮廓的“嫌疑人”,有着五六公里的“线路图”……这样一个“剧本”,情节紧凑跌宕起伏,就连老师都相信了。
然而,这却出自一个13岁少年之手,他为什么要编这样一个“剧本”?
13岁少年放学被抢钱?
9月14日,金山辖区一初中的某个教室里,身材瘦弱的小明(化名)等到最后一个同学走出教室,才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向老师说:“我放学被抢钱了。”
下午,小明还交给老师一份“自白书”。根据小明的说法,他放学路上遇到的这名男子,身高大概1.7米,身材微胖,蓄着长发。小明说,前后共有四次,男子强行拿走了53块钱。
洋洋洒洒一张A4纸的内容,每一次被“清钱”的经过和细节,在小明的“自白书”里都体现得清清楚楚。
老师看完,觉得事情严重,立即报警。辖区民警赵玺拿到这份“自白书”后也很在意。“细节太清晰了,就连对方长什么样子,小明都是信手拈来。”赵玺解析说,根据“自白书”里的情况,对方不止一次“清钱”,而且像影子一样跟着小明。
查监控看不到嫌疑人
9月15日,赵玺揣着“自白书”,带着小明,重走案发路。
从学校到少年居住地,直线距离就有五六公里。为了调取事发地点监控,小明一路上还跟赵玺再次详细讲解每次被“清钱”的经过。
开始两个地点,没有监控还算情有可原。“毕竟1个月以前的事,社区监控可能没了。”但接下来就有些不对了,按照小明的说法,赵玺找到后两次“清钱”地点附近监控时,看来看去却没有小明描述的嫌疑人出现。
赵玺觉得有点不对头,而小明却不敢看他的眼睛,也不再开口。
只为逃过父亲一顿打
赵玺把小明带回学校,在德育室里,小明终于坦言,全部过程都是他编的!为什么?就为逃过父亲一顿打。
小明家里开一个杂货店,平时父母忙于工作和生意,鲜少顾他。而他最近又迷上了打游戏机,父母给他吃早餐和零花的钱,都被他用掉了,他怕说实话被父亲打,便编造了一个“剧本”,本来只是想唬唬老师,没想到惊动了警察。“电视里都这么演的”,当被问及跟谁学的,小明如是说。
当小明父亲知道真相后,冲进学校就对小明扬起了巴掌,但被赵玺伸手拦下。“你这样教育孩子,以后还会出问题”,赵玺等小明父亲平静下来,开始分析其中问题所在。经过一番沟通,小明父亲终于意识到,“棍棒教育”行不通。
“抢钱剧本”
第一次碰见他,他在一辆车的后面,用手抓住着一个小孩的衣领,说先让他给5块,那小孩就不给,他又开始打那小孩头。我想要绕道走,他跑过来抓着我自行车后面,另一只手抓住我的衣服。把我从后面提了起来,说“你要敢告诉别人,我不打死你就怪了”。他让我把身上的钱交出来,我给了他三块。
第二次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骑自行车看见他了。我往另一个方向骑去。骑得太快撞到树的旁边,我摔倒在地上,那个人飞快地向我跑过来,抓着我的手,搜了我的身,他让我趴在墙上,搜到了5块。
第三次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和我的朋友在薛岭山上的小木屋旁边打着羽毛球。我看了那人,就跟朋友说先回家。那个人好像也看到了我,我走哪他就跟哪。我绕到一棵树后面躲着,他就小跑到我旁边,让我把钱拿出来。这次我不给,他就打我腿,腿流血,他才停手。摸了我的口袋,摸到了10块。
第四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他说让我从家里多拿钱。说只要给他35块,就不打我了。我回家拿了35块出来。在山上,我坐在地上休息了一会儿。他在一辆废弃的车后面,我正想走,转头的时候看到他。他叫了一声“喂”,我赶紧跑,跑到了土地庙那边休息。突然有一只手从后面抓着我,我转头一看是他,我把35块给了他,他就放我走了,走的时候还踢了我一脚。
专家提醒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集美大学心理专家巨东红说,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小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才13岁的年纪,就可以结合影视作品,化为己所用的东西,由此可见小明的潜能无限。
但这些聪明却用在说谎上,这也让人很痛心。13岁,马上就要进入青春期了,对孩子的心理养护,也是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
巨东红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千万不要给孩子贴上“爱说谎”“坏孩子”等标签。因为此次说谎事件本身,已经对孩子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伤害。
如果可以,巨东红表示,要先尽量消除家长打骂对小明的影响;其次,争取改善他跟家长和其他人的关系。“家长千万不要再打骂了”,巨东红强调说。
观点
法律意识也要从小抓起
编出案情,骗了老师,惊动了警察,而且在露出破绽前,面对警察居然那么从容。是他不懂法律,还是没意识到欺骗警察的问题严重性?
可见,孩子的问题恐怕不止表面的迷恋游戏、说谎欺骗,还有深层的责任意识、法律知识的缺乏。现年幼的他在法律上不用承担责任,但他的行为除自己让人忧心忡忡外,还浪费了警力、给社会治安添了堵。
所以,无论是教育其个人,还是警示更多的孩子,对孩子们的普法教育、责任教育应该紧紧跟上,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他们,无论对将来还是对眼前,都是相当重要的。(成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