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业者曝水产品猫腻 养殖运输销售环环“用药”
2015-09-16 07:28:31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运输环节 使用麻醉剂 运输环节中,为了提高活鱼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业内也往往会采用使用麻醉剂的办法。 比如龙胆鱼、青斑鱼,个头很大,“运输时好动,会乱跳,跳多了就会受伤或者死掉,所以要用到麻醉剂”。 老林口中的麻醉剂,导报记者随后查询一看,目前有MS-222、过氧碳酸钠、哇哪丁、尿烷、弗拉西迪耳等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的种类,此外还有“丁香油水门汀”等非法添加物。 这些麻醉剂,有的能很快在鱼体内代谢完毕,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但有的却可能残留在鱼体内,对人体产生危害。 销售环节 死鱼竟泡甲醛 到了水产批发市场,猫腻还没完,这次是对死鱼做手脚。“一般来说,冰鲜的鱼只能保存1-2天。”老周告诉导报记者,但在部分水产市场,有的死鱼却能摆好几天不坏,猫腻就在于给死鱼泡甲醛。 按照行内最普遍的办法,死鱼保存要泡冰水,这种低温水能够让死鱼减少与空气接触,不易腐坏,但能争取到的时间有限,这时候,有的商户就会在冰水里加入甲醛福尔马林,“浸泡后鱼的黏液还在,看起来卖相好,有光泽”。 业内这些半公开的秘密,老周早已摸清。“还有人给死鱼化化妆,上上颜色,让鱼看起来新鲜一点,价钱就能卖高一点。” 专家说法 养殖户惯用“禁药” 其实,养鱼过程中是允许用药的。厦门一名多年从事水产研究和检测的专家告诉导报记者,但国家有设定相应的使用方法及使用量,以及使用完后的休药期。 所以那些代谢时间长,甚至从鱼苗长到成鱼都会有残留的抗生素,国家农业系统都禁用。 “比如硝基呋喃类药物,平时人治疗胃病使用的痢特灵就是这种,但是在养殖中是绝对禁用的。”这名专家说,这类药物在水产中容易残留,食用后人体容易产生抗药性,“导致以后针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减小很多”。 明知有毒,为什么还在用?“很多养殖户,一旦鱼虾生病了,就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总不能整池的鱼虾都死光,这时候大家普遍用的抗生素就会成为首选。”这位专家分析说,再加上用药成本较低,药效快,很多养殖户的不良用药习惯就这么养成了。 对此,专家建议,渔业主管部门、食药监部门需要联手,分阶段管理。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才能购买放心的水产品? 专家也建议,目前厦门市在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方面的管理还较为到位,消费者应尽量前往正规摊贩进行购买,因为这些地方的水产品处在监管过程中,而且可以进行产地追溯,比较有保障。 |
相关阅读:
- [ 09-12]福建省力争五年内建成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
- [ 09-11]闽沪签订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合作协议 四方面建立合作机制
- [ 09-10]福建:5年内建立覆盖全省的食药品安全信用体系
- [ 09-09]微整形培训之乱 无证敢打"肉毒素" 药品七成是假货 | 安徽高院向蒙冤者登报致歉
- [ 09-08]漳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 [ 09-08]九牧镇: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 [ 09-08]富岭镇:开展校园食品药品安全检查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