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老旧小区停车难 市民呼吁一些路段增设夜间停车位

2015-09-10 17:03:59晚报记者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文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记者调查:停车位没有配套或配套太少,违停被罚惨

市民呼吁:有条件的路边开辟夜间车位,缓解停车难

  不管能不能停车,路边都停得针插不进了,中间只留一条窄路让车通行。

  【新规】

厦门晚报讯 在不影响道路交通运行的情况下,允许老旧居住(小)区周边非交通性道路或支小路设置夜间临时停车位,制定相应的收费、管理规定。——住建部《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摘要

【调查1】

●地点:育秀里

●现象:停车位少交警罚得勤

抱怨

只为停车,大半年就被罚了2000多元

“总不能把车搬到家里吧!”住在育秀里的黄先生无奈地说,他住的育秀里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设的,当时都没有配建停车场,尽管周边道路划了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但是远远不够,很多车主只能乱停。交警频频贴单,他今年以来因小区路边违停就被罚了2000多元。

据了解,育秀里小区有上千住户,近一年来私家车暴增,想找个停车位越来越困难。“每天回家,不绕着小区跑几圈,根本找不到停车的地方。”黄先生说,抢车位是下班后的头等大事。由于路边划定的停车位有限,如果抢不到,只能停在没划车位的空地上,而这个路段交警巡查很严,每天都有车主接到罚单。

黄先生说,其实他也不想违法停车,但是能抢到一个收费的车位也得靠运气。“不然你让我把车停到哪里去?”他说。

走访

只划一侧停车位,但道路两边都停满了

昨晚9点多,记者来到育秀里附近。在湖滨北路的慢车道及人行道,还有育秀路和育秀中路的路边,都有划停车位。

记者观察到,育秀中路只有一侧划停车位,但两边都停满了车,路面双向通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湖滨北路的人行道以及育秀广场前也停满了车辆,虽然人行道路面宽阔,车辆停放不会影响行人通过,但由于没有划线停车位,在这里停车属于违法。

在黄先生看来,因为停车被罚“太冤”。他说,随着湖滨北路道路施工的进行,部分人行道和所有慢车道(从体育中心南门到小肥羊门口)以及体育中心篮球场旁(有100多个车位)的停车场都被围起来,能停车的空间更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最近交警巡查力度更大。黄先生说,9月6日这一天,育秀广场前的空地上,就有协警三次来贴单,第一次是早上不到7点,第二次是下午两点多,第三次是晚上10点以后。

记者询问了几名吃了罚单的车主,他们都说,实在没地方停车了,只能找个不影响别人通行的空地停一下。“我们都是停在路边,没挡住谁通行,特别是育秀路和育秀中路,那么宽,就算两边都停车也不影响通行,不让停车真的没道理。”黄先生说,湖滨北路慢车道旁的人行道也有很多空间可以划停车位。

市民建议

增设路边临时停车位,哪怕收费也愿意

黄先生建议:“交警部门能否考虑这里小区没有停车场的现实问题,考虑一下普通上班族无处停车的困难,晚上7点以后到第二天8点之前,不要对路边违停的车辆开罚单?或者,在还有停车空间的育秀路、育秀中路增设夜间临时停车位,哪怕是收费我们也愿意啊。”

【调查2】

●地点:天湖路

●现象:想从此路过,只能挤过去

抱怨

路边停车那么挤,胖子连路过都艰难

家住湖滨南路长途汽车站附近小区的王先生,一说起停车就来气。他说,现在一到夜间,小区两旁就排起长龙,私家车个个得练“吸气功”,彼此紧贴着挤占道路两侧停车。

“在这里停车的大多是住在附近的住户,白天还好,一到晚上,大家都急急忙忙赶早回来抢车位。”王先生说,他也试过跟别人合租一个停车位轮流停,但还是嫌太贵,租了一年就没再续租了。他说,现在这种乱停车的现象真得该好好解决了。

“停这么多车真的影响很大,走路都不好走了。”小玮是个胖胖的女生,她说,下楼想去便利店买东西,快走到店门口就被挤得密不透风的车队堵住了,左看右看,最后只能憋气收腹,侧着身硬是从两辆车的夹缝中挤过去。“现在胖子连走个路都那么艰难,还要被人看笑话。”她有些气恼。

走访

乱停车太严重,有的车没有停到位

昨晚7点半,记者来到天湖路,并不宽敞的道路两旁虽然都划有停车位,但乱停车现象仍普遍存在。记者注意到,停在路边的车有些并不规矩,横七竖八,有的停在线内,有的则在线外,还有的直接堵在杂货店门口。

其实,湖滨南路长途汽车站附近的小区都有停车场,但停车场内的停车位很少,远远无法满足周边居民的停车需求,有些车主就直接把车乱停在路边。

王先生把自己的车开来,三扭两扭,很娴熟地停进了两辆车中间的空当。“我的车技就是在一大堆乱停的车中练就的。”他苦笑着说,“没办法,下班回家晚了就没地方停车了,只能夹缝中求生存。”他说,前年买了这辆车以后,到目前为止因为停车就被罚了三十多次。

市民建议

开辟临时停车场,缓解道路拥挤现状

据附近小区的一名保安说,天湖路周边的旧楼房都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完全没有想到私家车会增长这么快,每个停车场只规划了二三十个停车位。现在,买车的住户越来越多,停车位供不应求,只有开辟更多空间作为停车位,才能缓解目前道路被侵占的现象。

“能不能在这附近找一个地方,设置临时停车场,为周边小区居民解决一下停车难的问题?”王先生建议。

【调查3】

●地点:湖滨一里

●现象:见缝插针乱停,狭路相逢须一方退让

抱怨

周边只有百来个停车位,离住户需求差远了

“我也开车啊,早上8点前就要把车开出去,晚上六七点下班回来就只能停在路边。真的没办法啊,谁也不想违法的。”家住湖滨一里的陈先生说,交警几乎每天都会来贴单,不过比较人性化,一般是上午8点半到9点左右来,下午3点以后到5点之间,晚上基本不会来贴单,“他们也知道这里住户非常多,很多人都有车,停车实在太难了,晚上也就‘手下留情’了”。

陈先生承认,现在很多车都是违法乱停。“其实以前靠近居民区的这一侧是有划停车位的,从路口一直到道路的里面,都有划,可以停车。后来交警就把线擦掉了,不让停,不知道为什么。”他说,湖滨一里的小区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房子,没有配套停车场,现在只有边上的闽南大厦有80多个停车位,思明区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有几十个,离小区住户的需求差远了。

走访

在停满车的“夹缝”中相逢,只能一方先退让

前天傍晚5点多,记者来到湖滨一里。这条道路只有两车道,两侧路边均没有划停车位,但都已停满了车,车的前后距离挨得很近,而路中间的宽度则只能容一辆车通过。

小区的道路很窄,一些车辆见缝插针把边边角角都塞得满满的。有的车实在塞不进去,头扎在人行道上,屁股则留在路面上,还有的干脆直接把路堵死了。

傍晚6点多,两辆车“狭路相逢”,一辆要往外开、一辆往里开,可是此时道路两旁的空间都被停放的车辆塞满了,仅余中间一辆车通过的狭窄通道。最后,往里开的车主动退让,一直退到路口让里面的车先通过。

“停车的问题太大啦,我的车停在办税服务厅的停车场,一天15元,每天开出来经过这条路就要10分钟。”车主叶女士说,这么窄的路,遇到对面来车,只能看谁离路口比较近先让一步,幸好大家都能理解,还没发生过因为不肯退让吵架的。

市民建议

让出一侧道路划车位,不要停得提心吊胆

“现在这样子停车,我觉得安全隐患挺大的。道路本来就窄,还停这么多车,小区的小孩子跑来跑去万一出事怎么办?”林女士希望能多划一些车位,好促使车主更规范停车。

陈先生说,周边居民一直呼吁相关部门可以让出一侧道路划停车位,包括湖滨一里到湖滨四里,但是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结果。“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给市民一些方便,停车不要停得那么提心吊胆。”他说。

■新闻背景

10年前车位卖不动开发商不愿建

我市机动车保有量早已突破百万大关,而停车位缺口还有二三十万。造成这一情况,历史欠账是主要原因之一。

据了解,2005年前,厦门沿用国家建设部、公安部1988年相关文件,规定住宅建筑面积<80平方米按5户1个车位配备,80-120平方米按3户1个车位配备,120平方米以上按2户1个车位配备。实际上,在2003年之前,厦门拥有汽车的家庭还不多,停车并不会太困难,车位价很低,大量车位滞销甚至亏本出售,不少开发商因此不愿意在楼盘中规划足够的停车位。另一方面,2000年前的旧楼盘和旧小区,大多甚至没有设地下停车位,一些楼盘设置在一楼的车库,也大多改成了店面或仓库。

■新规解读

允许小区设夜间临时车位

由于机动车数量快速增长,致城市停车供需失衡。9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导则》,指导各地有效引导交通需求,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

对于城市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导则》提出,应按照“贴近需求、分散设置、方便使用”的原则,布局在具备建设条件,且存在供需缺口的地块。公共停车场规模一般不宜大于3000泊位,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对于道路两侧的路内停车位,《导则》规定,严格控制城市中心商业办公区路内停车位数量。同时,在不影响道路交通运行的情况下,允许老旧居住(小)区周边非交通性道路或支小路设置夜间临时停车位,制定相应的收费、管理规定。路内停车位的设置不得影响步行和自行车通行、侵占消防通道及行人过街设施。

《导则》明确,规划人口规模大于50万人的城市,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宜控制在机动车保有量的1.1到1.3倍之间。未来将形成配建停车设施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