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黄晓波)壁柱、窗饰、连拱廊,贝雕、涡卷、百叶窗……鼓浪屿的老建筑,传承着小岛百年人文风情,彰显经由时间萃取的美,成为鼓浪屿最让人迷恋的独特魅力之一。然而,被遮掩被破坏的外立面,却给建筑美丽的容颜,蒙上了一层灰尘。
针对鼓浪屿建筑外立面的种种乱象,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选取核心商业区三路段先行进行外立面整治提升,相应的方案已基本成形,本报昨日对此进行了报道。看到本报报道后,居民、商家、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纷纷点赞,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郑国珍评价说:“厦门市委市政府的这番举措,方法得当、决策科学,对于保护鼓浪屿的文化、提升鼓浪屿的品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商家:
自行整改
卸下门头花花草草
周一晚上,岛上一家伴手礼店的负责人任伟滨与店员们加班到了11点。“上午看了《厦门日报》关于岛上外立面乱象的报道,发现我们店外立面有不符合街区风貌的地方,就趁着关店时间加班,先从力所能及的地方自行整改,把门头的花花草草先卸下来。”
任伟滨说,鼓浪屿好,大家才能好,配合接下来的鼓浪屿核心商业区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工作,是他作为经营者应尽的责任。
居民:
外立面整治提升
是民心所向
“鼓浪屿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我们一直都希望这个大环境变得更加温馨、舒适。”在龙头居民詹秀丽看来,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工作是政府为民服务、重视民意的做法,值得赞赏。
龙头居民杨灵馨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她说,鼓浪屿建筑外立面乱象已有时日,这次选取核心商业区的三路段先行进行外立面整治提升,是民心所向,是许多鼓浪屿居民期盼已久的行动。杨灵馨认为,通过整治提升,那些不美观的空调外机、管线、大烟囱、遮阳棚都将大为“收敛”,使建筑整体不再显得杂乱,重拾美丽容颜。
申遗总设计师:
凸显鼓浪屿特色
展示文化内涵
“是历史感和文化感促使鼓浪屿形成‘古色古香’的街区格调,商业侵入很直接的表现,就是这种外立面乱象对街区格调的破坏。”鼓浪屿申遗总设计师廖宁认为,鼓浪屿核心商业区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工作对于凸显鼓浪屿独有的特色、区别于其他商业街区的浮夸、张扬很有必要。
廖宁也表示,鼓浪屿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今对外立面的管控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利于充分展示鼓浪屿真实的文化内涵。
文物专家:
恢复鼓浪屿建筑
整体性连续性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郑国珍认为,穿行游走于鼓浪屿的建筑间,从一种建筑风格来到另一种建筑风格,似穿梭于历史的时间隧道之中,而不同建筑风格的切换是一个有机过渡的过程,不同时代的风格都有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鼓浪屿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工作的落脚点,恰是在恢复建筑的整体性与连续性。
“鼓浪屿的建筑是符合历史、文化交流标准的存在,它们原初的模样才是建设者的初衷。由此看来,对鼓浪屿核心商业区建筑外立面进行整治提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郑国珍在表示赞叹的同时,也期望社会各界对工作多多支持。
人大代表:
今天的整治提升
是为了明天更美好
“今天的整治提升,是为了明天更美好。”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奖怀赞叹说,鼓浪屿核心商业区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已经刻不容缓,在这个关键节点上,市委市政府能秉承科学的态度,肩负起历史使命,是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体现。
朱奖怀非常看重把那些违规的、无关的设施、设备清理掉,他认为,正是这些后期人为添加部分,使得岛上的建筑面目全非。“外立面整治提升好就好在能使街区的建筑风格、建筑立面、建筑符号得到很好的还原。还有屋面部分也能得到清理和恢复,这些都是让街区整体风格恢复原有风貌的重要做法。”
朱奖怀期望,此项工作要制订长期计划,循序渐进,切勿急于求成,要按严格的程序进行精心的施工,减少因施工不到位而造成的返工。
文史专家:
三段分区
彰显文化特色
“从选定三条试点路段,到整治提升方案成形,都是市委市政府虚心接受意见、取信于民的表现。”对于即将启动的鼓浪屿核心商业区建筑外立面整治提升,文史专家、福建省社科联委员彭一万期待已久。
谈到方案本身,彭一万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将试点路段做三段特色分区,是以文化为中心的做法,摒弃了以往颇受诟病的“一刀切”的做法,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能够得到普遍认可。此外,这样的分区特色更与鼓浪屿历史发展情况相符合,“最重要的一点,把现在岛上已然成型的情调和音乐之岛挂钩,对于保持鼓浪屿作为音乐之岛的特色,具有现实意义。”彭一万说,全岛外立面改观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难一蹴而就,但也正因如此,更期望有关部门能持之以恒,一做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