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路段展现三种风情 第一段由龙头路入口至龙头路100号中南银行旧址。这一分区建筑体量较大,古典欧式风格较浓厚,回归其原本的建筑风貌,建议去除雨棚,采用低调的店招装潢。塑造以简约为主的商业气息,营造出大气稳重的氛围。 第二段由龙头路100号中南银行旧址至音乐厅。这一分区建筑新旧参差不齐,混杂多样,保留丰富活泼的建筑风格,以小资情调为主要风格,营造出文艺活泼的氛围。 第三段由音乐厅至马约翰广场。这一分区建筑周边分布有大型音乐演奏场所,依托原有的环境特色,以音乐为主题,营造高雅优美的环境气氛。 弱化附加物 强化建筑本身 对于具体实施手段,方案提出,要做足“减法”,在工程量尽量不大的基础上,弱化添加物,强化建筑本身,还建筑本来面貌。 “建筑物上有防盗网、空调外机、电线等大量附加物。因为这些因素的添加,使得建筑本身的风采被破坏。”参与方案设计的厦门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李渊介绍,整治将尽量统一或隐藏这些附加的因素,比如对空调外机进行重新组织,用原有欧式装饰栏杆作掩饰或用绿化隐藏,使得他们更加整齐,不再喧宾夺主,同时还会修补损坏的窗花,通过窗户增强立面效果。 除了这些小的附加物,还存在着另一些如私自加盖违章建筑、突兀的大烟囱、使用和原立面材料无关的涂料进行粉刷等破坏建筑风貌的大影响因素。整治中,将依照相关法律对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对和原风貌无关的涂料进行清洗,尽量恢复建筑在历史上的原貌。 此外,作为一条商业街,各式各样的店招营造了丰富热闹的商业氛围,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管控,使得店招高低不一,尺寸过大。方案建议,在保证店招商业效果的前提下,参考澳门的成功案例,结合立面风貌合理设计店招和雨棚,使得整条街的店招丰富而有序。 方案背后 四所大学师生组成“工作坊” 他们与每栋建筑的业主或商家充分互动、论证方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方案是由来自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和华侨大学的80多位专业师生组成的“鼓浪屿共同缔造工作坊”所完成。 “工作坊”所做的并非传统的规划设计活动,而是通过高校师生作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媒介,动员相关人群共同参与到规划设计当中——面对课题街区范围内的40多栋建筑,80多位师生划分成16个小组,每组负责几栋建筑,入户与每栋建筑的业主或商家充分互动,还通过公开展示方案、收集居民小纸条等方式对方案进行论证。 “工作坊这一理念源自国外的社区营造。早在上世纪,欧美国家就开始采用设计师与当地居民共同商量的方式,对社区进行共同的设计和规划。”参与方案设计的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费迎庆告诉记者,“工作坊”模式的效果不仅仅在于制定出方案,还在于通过共同缔造,让居民了解这一方案的出炉过程,促进后续工作的推进。 |
相关阅读:
- [ 08-26]5位老人记忆中的烽火鹭岛 抗战期间目睹日军残暴杀戮
- [ 08-26]多部门力挺鼓浪屿整治行动 鼓励创新避免"千店一面"
- [ 08-26]思明城管八个月“拆违”102处 保护鼓浪屿风貌(图)
- [ 08-26]高校师生驻岛调研已形成方案 鼓浪屿整治蓄势待发
- [ 08-26]厦门鼓浪屿老建筑“破相” 专家建议一定要修复
- [ 08-25]厦门市民支招破解"墙上"课题 留住琴岛"乡愁"(图)
- [ 08-25]鼓浪屿"脸面"该清洗了 游客:百年商业街却缺乏特色
- [ 08-24]鼓浪屿街巷狭窄执法车常受阻 城管步行执法效率降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