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经济企业 > 正文

台湾“创二代”来厦门找商机 深度考察自贸区建设

2015-08-17 10:20:21崔昊 林岑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邹玒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台湾青年参观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创客基地。(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台湾青年在考察中展开讨论。

  厦门日报讯(记者 崔昊 林岑)昨日,40多名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台湾青年来到厦门,开启了他们为期七天的“创客·逐梦之旅”台湾青年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考察实践活动。

  此次来厦,他们将深入了解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的发展情况,探访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创客基地(简称“两岸青创基地”),考察石油交易中心、厦门跨境电商产业园、龙山文创园、曾厝垵文化一条街等地,在火热的自贸试验区建设步伐中,寻找创业创新共鸣点。

  台湾“创二代”瞄准厦门商机

  曾翊展是考察团的负责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台湾飞上枝头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的CEO。几个月前,他就已经把自己的观光文创项目落户在厦门片区海沧港区内的两岸青创基地了。“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好,对台优惠政策落地到位,尤其是两岸青创基地扶持政策非常吸引人。”曾翊展说,未来他要跟合作伙伴一起把更多文创项目布局在厦门,将厦门作为公司在大陆的孵化基地。

  曾翊展告诉记者,本次来访的40多名台湾青年平均年龄在35岁,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台湾的“创二代”,继承着父辈的荣光,非常有远见地把目光投向大陆这片“蓝海”。台湾青年希望通过本次考察实践活动,充分了解台湾人来厦门就业和创业的政策和环境,实地探访两岸青创基地的建设情况和扶持政策。

  两岸青创基地获台湾青年“点赞”

  “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跨境电商的市场方兴未艾,并成为自贸试验区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考察团中的不少人也是为此而来。”亚洲邦博社会创投董事总经理张俊明表示,本次考察团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协助有意转型跨境电子商务的台商企业了解自贸试验区政策,让参与的台商成员真正体验在大陆从事跨境电商或创业的经验,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

  张俊明告诉记者,他们一下飞机就纷纷下载了微信,用上了支付宝,实地了解大陆的跨境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实际操作体验着大陆民众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生活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实践活动,为两岸青年创造更多交流合作机会,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考察团成员“国众”计算机项目经理陈婉琳表示,她所负责的项目是帮台湾企业进行海内外网络广告宣传,由于大陆市场不采用FACEBOOK、LINE等社群系统进行广告宣传,所以她特别过来了解大陆的跨境电商操作模式以布局大陆市场。

  台北大学大四学生庄瑞迎对厦门的创业环境充满了期待。他表示:“之前许多同学到大陆创业会选择上海、广州,如今福建自贸试验区已经揭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同学来这里创业,尤其是两岸青创基地对我们台湾青年和中小企业吸引力最大,帮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亮点】

  扶持政策

  释放“叠加”效应

  日前,海沧保税港区管委会、海沧区人民政府联合出台《厦门两岸青年创业创新创客基地扶持办法》,在大陆首创允许台湾青年创业者以个体工商户无需外资备案进驻基地,扶持政策涉及开办补助、住房补贴、租金补贴、贷款担保补贴等众多方面,让台湾青年安心扎根创业。

  在开办补助方面,在两岸青创基地设立企业并有效经营一年以上的企业,按注册实到资本实行分段累进计算,其中,超过200万元以上,一次性给予最高额度30万元的开办补助。对于有台湾注资企业,除了按上述补贴外,另按台资实到资本计算,超过100万元以上,一次性给予最高额度30万元的开办补助。

  针对入驻两岸青创基地的企业的扶持政策,正释放出“叠加”效应。据了解,符合条件者还可叠加申报中央、省、市、区出台的有关服务外包、楼宇经济、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人才补助等其他扶持政策。

  从6月16日揭牌刚满两个月的两岸青创基地,吸引了不少企业的关注,已有119家企业申请入驻。其中,30家通过审核并已完成注册,正在进行场所装修;35家正在进行资质审核;另有54家正在提交申请材料。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