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晨报讯 8月初,厦门迎来了开渔的季节,许多吃货都吃到了舌尖上的美味。餐桌上的海鲜,其实蕴藏着不为人知的渔市变迁史。晨报记者邀请厦门民俗专家郭坤聪,为您“打捞”从清朝末年至今的渔市演变。 【20世纪30年代前】 鱼仔市街(鱼仔市路头) 清末时,在现今演武大桥一带,自发形成了一个渔民集中的地方。一到打鱼归来的时间,这里总是人头攒动,带着浓厚闽南味的吆喝声。郭坤聪说,这就是厦门早期形成的一个较为集中的渔市———鱼仔市路头。 现在的白城沙滩难觅海鲜,但在那时却是附近渔民常讨小海的地方。老厦门人汪景树回忆,产卵季节,只要拿着簸箕在海水中一捞,准有小管(鱿鱼的一种)。随着1926年前后鹭江道的修建,鱼仔市路头兴盛的景象一去不复返。 鱼仔巷 如果说鱼仔巷,不少市民一定会与鱼仔市街混淆。郭坤聪介绍,鱼仔巷就位于现在的开禾路口附近,是厦门第八市场的前身。郭坤聪说,鱼仔巷慢慢从清末时的小巷子,发展成第八市场。品种也发展成蔬菜、肉类皆有的综合农贸市场。 1926年前,厦门并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除了吃自家的井水,还会到鱼仔巷附近的担水巷来买水。“很多人在这里买鱼又打水,也促进了八市的繁荣。”郭坤聪说。 现今的八市,早已蜕变为了解厦门渔文化的地标。 【20世纪30年代后】 沙坡尾避风坞渔市 郭坤聪介绍,沙坡尾避风坞渔市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后,并逐渐成为厦港地区厦门人首选的渔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里的乌鲳鱼、白带鱼很有名,全厦门人都知道。”郭坤聪说,相比于别的渔市,沙坡尾渔市毗邻冷冻厂,许多渔民抓上来的海鲜可以就近冷冻,“海鲜就用西瓜大小的冰块冷藏,运到其他地方贩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公社的成立,厦门的渔民有了两种选择。第一种是自己打鱼自己卖,政府除了收取一定税收和租金,其他部分多劳多得;另一种就是加入渔捞公社(沙坡尾附近原先有一家),鱼打捞上来后不卖,而是统一交公安排。郭坤聪说:“不少家住沙坡尾附近的渔民成为了职工。” 【2004年前后】 中埔市场 2003年,霞溪市场拆除后,中埔市场接纳了首批水产品经营户。2004年,东渡冰鲜鱼市拆迁后,东渡的经营户被安置在这里。 几年下来,中埔市场的水产品经营户达到数百家。如今,水产品批发市场一分为二,大致分成 “冰鲜交易区”和“水产品交易区”。 白天,中埔水产品批发市场内没什么人,但一到晚上便灯火通明。商贩从四面八方汇聚至此,为次日的经营做准备。由此成为了闽南水产品的中转站,既有近海鱼货,又有进口生鲜。 |
相关阅读:
- [ 03-17]南海“铁甲兵”:体红眼大长得很萌
- [ 08-09]一艘台湾籍渔船福建平潭水域遇险 船上12名人员全部获救
- [ 08-08]为避台风 昨晚渔船已整齐停放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
- [ 08-08]台风“苏迪罗”将至 避风港做好“防台”准备
- [ 08-06]全省渔排上老弱妇幼人员已全部撤离
- [ 08-06]连江虾皮与福州黄螺等入选“福建十大渔业品牌”
- [ 08-05]3.5万名渔民出海捕鱼 厦漳海产价格有望下降一两成
- [ 08-05]开渔后厦门水产市场鱼鲜品种逐渐增多 价格也大幅下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