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社会 > 正文

吃美味河豚被送医洗胃 曝光"餐桌杀手"请市民当心

2015-08-06 09:33  何炳进 来源:厦门网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何炳进 实习生 林铭鸿)前天晚上,有人因吃河豚中毒,连夜被送往医院救治,所幸症状不严重,已脱离生命危险。河豚虽肉质鲜美,但体内含有剧毒,误食中毒者死亡率超过一半,且目前仍无解药。

【事件】

海边吃河豚 回家就中毒

前天晚上9点多,刘女士突然报警称,她丈夫从同安海边吃完河豚回家后,身体出现不适,怀疑是中毒了。刘女士赶忙将丈夫送往中山医院急救,所幸他症状不重,得到及时救治后,第二天就出院了。

“我们根据患者所诉和症状,的确很可能是吃河豚中毒。但中毒分很多种情况,像这种中毒较轻的,很快可以康复出院,而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中山医院急诊部王煜副主任说。

【说法】

卖河豚违法 仍有人偷卖

今年1月4日,本报报道了集美一对老夫妇在家中吃河豚被毒倒一事,被送医洗胃,才抢救过来。而悲剧发生后的几天内,本报记者在厦门港附近和八市附近,均发现有鱼贩子在偷偷卖河豚。前日,河豚又“吃”倒人,算是为“吃货”们再次敲响警钟。

那么,危险的河豚在厦门市场上还能买到吗?“卖河豚是违法的,市民在管理部门划定的市场范围内,一般不会买到危险海产品。”鹭江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正规市场内,除了有管理所监管,鹭江工商所也会每日过来巡查,近期并未发现有人偷卖河豚等危险海产品。

“往年曾在八市门口附近看到过卖河豚的鱼贩,他们是从龙海偷偷过来、无固定地点的流动摊贩。”鹭江工商所工作人员称,《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市民购买海产品,还是要到正规市场购买。

【提醒】

0.3毫克河豚毒素就能致死

河豚鱼是暖水性海洋底栖鱼类,肉质极为鲜美,不过几乎所有种类的河豚鱼都含河豚毒素,人食入0.3毫克到0.5毫克就能致死。河豚毒素耐热,盐腌,日晒均不能破坏。河豚鱼最毒的部位是卵巢、肝脏。

晚春初夏时节,怀卵的雌性河豚毒性最大。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的10到30分钟,长至3到6小时发病。开始时,手指嘴唇发麻或刺痛,然后出现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直至死亡。

一名合格的河豚厨师要接受严格培训,才能掌握安全处理技术,但目前福建还没有正规的宰杀河豚及厨师的培训,也没有针对这方面的厨师资格认定及颁证。

“吃货”们当心这些“餐桌杀手”

■烤鱼

两漳州市民中毒身亡

上个月,第一医院短短1个月内接诊了9起在家中吃烤鱼被“毒倒”的病例。患者在家吃烤鱼,多是开空调,关着门窗,吃着吃着头晕乏力,吃倒在家中。

8月2日下午5时许,漳州市区一出租房内,4人一起吃碳烤鱼,其中2人当场死亡,2人昏迷。去年11月2日晚,漳州城市职业学院经管系聚餐,十多名学生在包厢里吃碳烤鱼,13人相继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被送往医院诊治。

第一医院高压氧科主任孙雪峰提醒:天气热,不少人喜欢叫烤鱼到家里吃,开着空调,紧闭门窗,形成封闭空间。如此一来,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就会被大量吸入,导致中毒。在室内吃碳烤食物,即使开空调,也要良好通风。

■黑气

煤气闪燃烧伤小情侣

7月30日,住在前埔泥窟社的一对年轻的情侣在家炒菜,第一次使用煤气就发生煤气泄漏,导致闪燃,两个人均有大面积烧伤。

介入调查后,莲前执法中队联合相关部门追查黑气,端掉一个黑气窝点,扣留了34瓶黑气。

目前,市政园林、街道、安监等多个部门正在对该窝点的黑气来源展开调查。

■毒菇

毒蘑菇被当灵芝采走

6月份,厦门下了多场大雨,古城西路的一个树墩突然长出不少菌菇。当地居民知道这些菌菇有毒,不能吃,但有些游客路过,以为是灵芝,要摘回去吃。

上月,市中医院同一天收治六名因食用野生白蘑菇中毒的患者。这六个人是吃了白毒伞(致命鹅膏)导致中毒的。这种白色毒菇含有剧毒毒素,50克(一两)即可使人致命。还好这六个人食用的分量不多,就医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医生提醒:野外的菌菇不要随意采摘回家吃,毒蘑菇真假难辨,并非仅靠颜色、形状识别。若误吃毒蘑菇,除赶紧上医院外,还要大量饮温开水或稀盐水催吐,以减少毒素吸收。

■织纹螺

吃了六两昏迷26天

夏季是织纹螺的旺产期,但它却是餐桌“杀手”。日前,福州罗源58岁的陈阿姨吃了六两织纹螺,中毒昏迷26天。

虽然禁止售卖织纹螺,但顶着风险尝鲜的人不少。记者在厦门市区走访发现,湖滨四里、百家村、溪岸路一带路边,一些小摊点都有出售凉拌织纹螺。

市疾控中心提醒:卫生部明文禁止销售和食用织纹螺,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体内常会积聚赤潮海水中的有毒菌群,以及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中华鲎

一家五口集体中毒

日前福州一家五口食用鲎后集体上吐下泻,疑似中毒,被送医救治。一对从青岛来福州旅游的40多岁夫妻吃了鲎后,也出现呼吸困难、喉咙水肿、四肢无力等症状,医生诊断为疑似鲎中毒。

资料显示,鲎中含有神经毒,类似于河豚鱼的神经毒,中毒后表现为胸闷、口周麻木、四肢无力、腹泻等症状。目前医学上尚无法检测到此病毒,也没有特殊的解毒药。

医生提醒:若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能自行将食物吐出,或者以排便的形式排出,都可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但如果症状没有缓解,应立即上医院治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