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套着充气式游泳圈下海游泳的孩子不在少数。
海西晨报讯(记者 刘宇瀚 实习生 关铖 刘琳萍)据不完全统计,入夏以来,厦门海域已发生20多起溺水事故,为提醒市民游客注意安全,晨报记者梳理出六大危险海域。事实上,发生在该六大危险海域的溺水事故常见于报端,危险海域附近的警示标识也很醒目,可为何仍有这么多市民游客熟视无睹,选择“与死神共泳”呢?为此,晨报记者采访厦门多支水上救援队,梳理出市民游客的四大常见误区。
涨潮时,岸边的海蛎壳容易割破充气式游泳圈。
误区1
充气式泳圈
很安全
正解泡沫式泳圈最安全
入夏后,在海边学习游泳的孩子也多了起来。记者发现,多数孩子仅套着充气式游泳圈便在海里游泳。
套着充气式游泳圈在海里游泳就安全了吗?记者调查发现,持这一观点的家长不在少数。而在各大危险海域的沙滩上,也随处可见贩卖充气式游泳圈的商户。均价十元钱的充气式游泳圈颇受家长及孩子的青睐。可事实上,这种充气式游泳圈极易漏气损坏。
厦门禾缘社区义务救援队队长何盛全有着多年的水上救援经验。何盛全告诉记者,充气式游泳圈只是一种玩具,多在游泳池和浅水区使用,常用于辅助学习游泳。但是海边游泳不比泳池,海水中常有乱石或尖锐物品,极易划破充气式游泳圈,造成漏气,导致溺水事故发生,“而且沙滩上贩卖的充气式游泳圈多为‘三无’产品,质量并无保障”。
何盛全表示,家长在选购游泳圈时,最好选择泡沫式游泳圈或是跟屁虫游泳包,“目前,专业的游泳圈多数是用泡沫做成的,能够承受一两百斤的重量,不会漏气、不易损坏,安全性较高”。
涨潮时,部分缺失条石的阶梯也容易造成危险。
误区2
涨潮时游泳更安全
正解 涨潮更应注意水下状况
退潮时,人容易游不回来。那么涨潮时,游泳会更安全,至少潮水会涌着人上岸。很多市民抱持这类观点。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游客都认为涨潮游泳更安全。事实上,这也有着极大的误区。厦门曙光救援队队长王刚解释,在环岛路一带的危险海域,有些礁石在水下其实很浅,涨潮过程中,不识水性的游客如果在礁石一旁逗留或是站在礁石上泡着海水,潮水上涨速度又很快,极易漫过礁石,不识水性的游客则易被困在礁石上游不回岸边,此时就会发生危险。
在五缘湾人造沙滩海域,由于岸旁有阶梯存在,涨潮时,潮水会没至七级阶梯,加之部分阶梯条石被海水冲走,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极易一脚踩空,失去平衡掉落到海里。何盛全告诉记者,涨潮时分,有些市民游客喜欢光脚在湿滑的阶梯上行走,同样存在危险,“岸旁全是海蛎壳,涨潮时是看不见这类东西的,而且海蛎壳很尖锐,容易划破充气式游泳圈,造成危险”。
何盛全表示,退潮时也更应注意安全,因为潮水往外退时,人容易游不回来。王刚告诉记者,厦门本地的居民大多了解潮水,但外地游客不了解,因此游客溺亡比率大,很多外地游客大都没见过海,看到海会容易激动。
孩子在海中,家长应陪在身边。
误区3
距离不远时可及时援救
正解 家长应时刻陪在孩子周围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观点:孩子套着游泳圈,在海里游泳,如何闹腾都没事。如果发生紧急状况,家长只要及时赶到救起便是。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孩子都在水里相互嬉闹,而家长并不在意,任由他们在水里闹腾。事实上,这也是误区之一。
在8月1日下午4时许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溺水事故。何盛全说,当时海面上有个男孩出现溺水状况,头部沉入海面连续呛了好几口水,旁边一小女孩见状过去拉他,结果被小男孩一把抱住,出现双淹溺状况。庆幸的是,救援人员及时到场,将两人拉离了水面。经询问,原来两个孩子是亲姐弟,事发当时,两个孩子的父亲竟是因准备去沙滩边上拿拖鞋而疏于照看,差点酿成悲剧。
何盛全告诉记者,由于五缘湾人造沙滩海域是内湾,风浪较小,家长认为这里风平浪静,并无太大危险,因此产生了疏忽心理,反而容易因为疏忽而造成悲剧。
误区4
水性好可游出安全区域
正解 长距离游泳要循序渐进
部分游泳爱好者盲目自信,以为自己会游并且体力好,于是常常喜欢游出划定的安全区域外。
记者调查发现,在各个危险海域,常能看到部分游出划定的安全区域外的市民游客。这类游泳爱好者大都水性较好,对自己的体力充满自信,认为自己完全游得回来。事实上,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王刚表示,很多市民安全意识不足,缺少警惕,认为自己水性好,因此没有做好安全防护,这也是造成意外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如果游泳者对所在水域不了解,并且错误地估计离岸边的距离,结果导致没有体力游回来,那就很容易发生危险”。
“刚开始,都要从短距离游泳开始训练,再慢慢地延长游泳距离。”何盛全认为,长距离游泳都需要经过长期持续性的训练,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水性好的市民也要做好安全防护,最好不要游出安全区域之外。希望广大游泳爱好者务必注意安全,切不可拿生命开玩笑。”
安全意识不可抛
入夏以来,在绵延数百米的五缘湾人造沙滩水域,随处都可见嬉水的市民。然而,几乎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的“水深危险,禁止游泳”警示牌似乎并未影响到他们。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环岛路“一国两制”标语牌的海域,“溺亡事故易发区域”几个大字很是醒目,而在海里游泳的市民也不在少数。“曾经有一年夏季,这里发生了几十起溺水事故。”熟识这一带海域的陈先生如是说。
立着的警示牌,随处可见,却被视若无物。防护措施做得再好,倘若内心没有绷紧安全的弦,心存侥幸心理,溺水就难以从根本上避免。有句老话说,淹死的往往是最会游泳的。风平浪静的海面,往往却是波涛汹涌,一不留神,便容易酿成悲剧。
夏天解暑固然重要,但首先要保障的还是自己的人身安全。安全意识不可抛,快乐消暑,万不可出现“乐极生悲”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