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王元晖)仲夏的第一缕阳光唤醒碧波荡漾的厦门水域,火红的凤凰花向湛蓝的天空展露出婀娜的身姿,带着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随着和风流淌在鹭江两岸。
北纬24°23′至24°54′,东经117°53′至118°26′。从地球仪上找到这个位置,陆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90平方公里的厦门,其实并不显眼。然而,就是这个弹丸之地,每年却牵引着全世界商人、游客的目光。
其中的缘由,牢牢地锁定在生态环境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今天,用生态文明理念统筹谋划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正在成为新常态。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的萌芽与成长,与厦门紧紧地牵连在一起。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他的思索和实践,也一直以来指引着厦门的生态之路。
“厦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原来基础也比较好,希望你们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排头兵。”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厦门调研时的谆谆期待,至今依旧激荡在每个厦门人的心扉。厦门创建国家生态市的恢弘历程,从此开启。
一连串坚实的脚步,串联起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的闪光轨迹。2002年11月,启动《厦门生态城市概念性规划》编制;2012年5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市动员大会,对创建国家生态市进行全面部署;2014年12月,岛外四个涉农区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区考核验收;2015年2月,厦门顺利通过由环保部组织的国家生态市建设工作技术评估。
久久回荡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曲,永远是这座天蓝水绿、四季葱茏的城市里的“最强音”。
如今,市委、市政府把厦门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市和展现中国梦的样板城市的宏伟蓝图,无比真切地铺展在厦门人的面前。《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全面实施,无疑是厦门生态文明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份高蹈宏阔的战略规划,把厦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有机地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它预示着生态文明在厦门已经成为全民意志。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推进了厦门创建生态市新的豪迈征程。这座因美而著称的城市,正以生态区、生态镇、生态村建设为载体,实现创建工作由城区为主向城乡联动、四级联创、齐头并进的新轨道转换。
历史的机缘为美丽的厦门注入了崭新的内涵。迈向国家生态市,厦门日夜兼程。
决策引领
生态建设步入新常态
被称作厦门城市“绿肺”的筼筜湖,波光潋滟。但很多游客不会想到,20年前,这里却是一个蚊蝇孳生的污水湖。今天,筼筜湖如镜般的水面,倒映出厦门环境的深刻变迁。
1994年,厦门获得特区立法权后颁布的第一部实体性法规,就是《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
为生态立法,厦门的步伐从未停歇。今年1月1日,《厦门市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的正式实施,让厦门再次聚焦了全国的视线。这是全国第二部、福建第一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伴着新法规荡漾出的油墨清香,厦门的生态建设,也大踏步迈入刚性管理、长效治理的新常态。
“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具有高度共识的战略规划,才能明确前进的方向、凝聚奋斗的力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要求广大干部凝聚共识,以扎实的行动进一步落实好总书记对厦门的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把美丽厦门建设推向前进。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为新常态下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铺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规划提出的“两个百年”愿景、“五个城市”目标定位,制定的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的发展战略,让厦门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目标和路径空前明晰。
“把美好环境与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做到让发展惠及群众,让生态促进经济,让服务覆盖城乡,让参与铸就和谐。”来自全国的规划专家,在一次研讨会上齐声好评,“这部规划,将带领全市人民科学谋划这座城市未来长远发展方向,成为城市战略规划编制的创新之举。”
新趋势,新高度,新作为。
有了航标的指引,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破浪前行。不久前,《美丽厦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4-2030年)》和《美丽厦门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付诸实施,厦门的生态市创建之路又添新引擎。
绿色发展
“三个转型”步伐稳健
引领城市转型,推动产业转型,实现社会转型。在王蒙徽看来,“三个转型”是有机的整体,必须统筹推进,靠产业吸引人,靠城市聚集人,靠环境留住人。
环境,在厦门的城市战略格局中,又一次被推上显要位置。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整座城市的发展,就拥有了空前广袤的前景。
“厦门要加快从海岛城市向海湾城市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省长时对厦门城市转型的嘱托,依旧在人们的耳边回响。这两年,厦门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更大幅度地迈开“跨岛”的步伐。“跨”出去,增强的是城市的集聚辐射功能,提高的是环境的承载力和竞争力。
981平方公里的生态控制区,占到全市陆域面积的57.6%——这两个数字,折射出的,正是市委、市政府的生态理念。一条“生态红线”,把厦门的青山绿水揽在怀中。2014年,我市率先全国开展“多规合一”工作,形成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成为各部门共同遵守的“一张蓝图”。
一个“5+3+10”的现代产业支撑体系,勾勒出厦门的绿色转型思路。这张“路线图”的背后,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也是厦门热情召唤的一流营商环境。
以占全市约1.3%面积的土地持续实现了全市40%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厦门火炬高新区,一度被外界视作厦门工业转型发展的“领头羊”。在高新产业的领跑下,厦门经济特区“绿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同样令人瞩目的是,厦门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考核试点,全面推行生态文明建设“一票否决”和表彰奖励制度,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权重从4%提高到22%以上,生态建设投入超过GDP的3.5%。
大海湾!大山海!大花园!转型发展的厦门,用一个个稳固的阶梯,攀上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地。
呵护空气
百姓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这两年,“厦门蓝”这一新词汇,开始在市民游客的微信、微博里流行了起来。这种蓝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厦门令人羡慕的清新的空气——去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和优级率分别为95.3%和30.4%,分别较2013年增加1.9和9个百分点。
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再一次闪亮了国人的眼眸。不久前,国家环保部公布2015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厦门从去年的第8名,跻身第5名。
美丽厦门,必须要有清新的空气。市委、市政府的这一坚定理念,已经化作全市上下的共同行动。厦门六个区,以及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在鹭岛内外合力打响一场场捍卫厦门空气质量的“保卫战”。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这是一次不能停歇的抗争。率全省之先制定并实施的《厦门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4-2017)》,也成了上下一心提升空气质量的行动指南。
标注着厦门空气质量的曲线,拉动的,实际上是所有厦门人的幸福指数。生态环境,过去是、现在是、未来更应该是厦门最大的竞争优势。正因为如此,市委、市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特区发展紧密结合,通过实施“山海一体、江海连城”的大海湾城市战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大山海城市战略和“青山碧海、红花白鹭”的大花园城市战略,着力推进“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洁净”五大环保工程。
一切都是那么生机盎然,一切都是那么雄浑壮美。今天,越来越多类似“厦门蓝”这样的环保标识,成了这座城市的一张张崭新名片。
流域整治
突出环境问题有效解决
细长的碧水犹如一条蜿蜒向前的长龙,在郁郁葱葱的青草地里时隐时现,清澈的水面倒映出沿线的红砖古厝。
过芸溪,后溪,瑶山溪,深青溪,东西溪,官浔溪,埭头溪,龙东溪,九溪。厦门的这九条溪流,已经在岛外的土地上奔流了千百年,当地人也不约而同地用“母亲河”来称呼她们。这两年,这些溪流的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市、区有关部门的案头。
《美丽厦门战略规划》,把九条溪流的治理推向了一个新的位置。虽然自古以来以美著称,但在年复一年向前奔流的过程中,溪水里也蕴藏着危机。剑指 “顽疾”,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一场流域整治的大会战,在潺潺溪流沿线全方位拉开。
“溪流流域整治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区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其重大意义,齐心协力抓紧抓好。”岛外溪流治理,始终牵动着市长裴金佳的心。今年来,他马不停蹄地深入现场,展开密集调研。
问题导向,系统治理,多元共治,机制创新——从海沧过芸溪、集美许溪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厦门摸索出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经验。随着经验在九条溪流的全方位推广,一幅“山青、水净、河畅、湖美、岸绿”的美好图景,很快将展现在人们眼前。
经济新常态下,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环境保护也步入了一个新常态。实施岛外溪流综合治理,打造与“美丽厦门”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体系,正是保持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关键工作。
民有所盼,必有所应。这就是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历程中,厦门的一个基本态度。市委、市政府始终不变地认为,创建生态市,必须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环境问题结合起来,让市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清洁的空气,吃到放心的食品,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打造宜居、幸福的城市。
捍卫海洋
生态修复成效卓著
海岸线237公里,大小岛屿31个,海洋生物近2000种……翻开厦门的城市发展史,我们看到的是这座城市因海而生、凭海而兴、与海共荣的成长轨迹。
这些年,厦门把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摆上极端重要的位置,其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始于2008年12月的海洋生态修复的大会战。厦门西海域和环东海域综合整治面积达到161平方公里,建设人造沙滩5公里,恢复湿地公园1.5平方公里。
涨潮时分,厦门东海域的水穿越高集海堤已经被打开的长长的“口子”,向西海域涌动。在完成海域清淤的基础上,厦门先后破除了大嶝海堤、钟宅海堤,并实现了高集海堤、集杏海堤的开口,厦门海域的生态系统终于解除羁绊,舒展开来。
在筼筜湖,在五缘湾,在杏林湾,在海沧湖,都留下了综合整治工程的深深印记。这些地方,不仅重现鱼虾嬉戏、白鹭云集的生态景观,还成为厦门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就是厦门的魅力。116个监测站,成为厦门海域的“守护神”。设置在东西海域、同安湾、杏林湾、马銮湾等的这些“电子眼”,实时掌握着厦门海洋环境的细微变化。
面海而立,水天一色处波澜壮阔。在首批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12个市、县(区),厦门作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位列其中。而福建省刚刚公布的2014年度海洋环保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厦门则以109分的高分领跑全省。
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任重道远,厦门人使命在前,同心追梦。
全民联动
环境意识日益提升
熄灯了!每年3月份最后一个周六的厦门,都会因为黑暗而格外美丽。这么多年来,“地球一小时”活动,成了厦门人一次自发参加的生态保护教育课。
厦门人独特的地方很多——像对待“家里事”一样对待厦门的环保事业,就是其一。这点,从近来“厦门环保”微信公众号的“火”,便可见一斑。公众号设有“微官网”、“互动专区”和“举报建议”三个功能区,运行以来,大量热心的厦门人,把他们采集到的环境信息,比如工地扬尘、危废乱弃、企业排污等,反馈到平台上,采集量、采集面甚至比之前环保部门自身采集的更大、更广。
厦门人环境意识的提升,从那一本本精美的《厦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知识读本》可以找到缘由。这些年,我市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环保活动,全市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90%以上。
寻根溯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精神,就是来自持之以恒的环境教育。厦门将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不断提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环境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烙在了每一个厦门市民的身上。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已经拉开宏伟大幕,而“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理念,也在悄无声息地融入厦门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厦门通过不同形式,调动公众参与生态市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公众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和环境友好型社区的动力,培养公众以建设生态市为己任的责任感,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做生态文明的传播者,做宜居家园的守护者,做文明风尚的创造者,倡导公众共同缔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厦门。
源源不绝的动能,积聚起厦门生态文明持续提升的强大势能。正是有了全体市民参与的这种联动,厦门在创建生态市的漫漫征程中才能闯关夺隘,所向披靡。
共同缔造
城乡环境美丽蜕变
鼓浪屿,这座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女王皇冠上的宝石”的海上花园,是来厦游客必去的地方。
然而,也就是这座备受瞩目的小岛,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也备受诟病。面对“高铁时代”汹涌的客流,鼓浪屿不堪重负,岛上环境发生质变,一度陷入迷失的状态。
始于2013年11月的鼓浪屿整治提升,也是厦门生态环境提升的一场艰难的攻坚战。“建设美丽厦门,首先要有美丽的鼓浪屿”,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蒙徽任组长,市长裴金佳任第一副组长的鼓浪屿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为鼓浪屿的“美丽回归”,打出了一记组合拳。
天风海涛,道路整洁,绿意盎然。今天,回视日渐回归“静”与“净”的鼓浪屿,人们也清晰地看到了鼓浪屿整治提升的核心价值: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一起做、一起看、一起评,让全市人民共同参与环境整治提升进程,共同享受生态发展成果。简言之,就是共同缔造。
广大厦门人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审视厦门创建生态市的全过程,共同缔造也是应有之义。从政府唱主角变为群众唱主角,从单向管理转向多元治理,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投入到共建美丽家园的洪流中。
“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要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着力点,把服务百姓的资源给到基层,把社区事务的决策权交给群众,让群众充分参与。”王蒙徽不止一次地这样强调。也就是在两天前在厦召开的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上,与会代表齐声为共同缔造给我市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善点“赞”。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无论是山,是水,还是乡愁,都与美好的环境紧紧地扣在一起。厦门的美,是山海格局之美,是发展品质之美,是多元人文之美,是地域特色之美,更是社会和谐之美。
厦门广袤的农村,也在悄然之间变美了。市委、市政府全方位铺开的美丽乡村建设,“以奖促治”,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而岛外各区的规模化畜禽退养也如开弓之箭,势如破竹。“‘厦门模式’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一场革命。”国家环保部给予了高度评价。
点点滴滴的成效,支撑起厦门生态市创建的宏大格局。目前,全市共有146个行政村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14个涉农的镇(街)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镇命名,岛外四个涉农区即将获得国家生态区的命名。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在激昂澎湃的主旋律下,阔步迈向国家生态市的号角又在厦门的海天之间嘹亮地响起。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使厦门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