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骆余民/文 吴晓平/图)又是周六,又没有休息。昨日上午,在厦门人民会堂地下多功能厅,厦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郑云峰利用周末的时间,为300多名领导干部主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课。
昨日,前往聆听党课的有联系服务的中直省属机构代表、厦航等交通口大企业、各驻厦金融机构,以及郑云峰分管的部门、分管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和国有企业、指挥部主要负责同志。
郑云峰在党课上,以“摆脱贫困,三严三实,努力为美丽厦门多做贡献”为题,谈及了厦门的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以及对台先行工作。
郑云峰指出,厦门的转型升级要通过摆脱思想上意识上的贫困,以“三严三实”的要求,来落实好美丽厦门的发展要求。他认为,摆脱贫困是前提,三严三实是关键,二者之间是“路”与“桥”的关系,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五位一体”科学发展第一要务。
厦门为什么还“贫困”,“贫困”在哪里?郑云峰指出,厦门的GDP跟先进地区的差距还蛮大,同时,正如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谈到的,厦门还是存在小岛意识,格局不够大、气魄不够大、发展步子还不够快。
郑云峰说,厦门的发展要做好经济大合唱,这就要落实好美丽厦门的战略规划,抓住“一带一路”和自贸区的机遇和平台。他强调,要秉承“弱鸟先飞、滴水穿石”,敢于担当做示范,要做到“增强责任感和主动性,主动服务、主动推进、主动协调”。他要求综合部门要当好厦门经济建设的“主引擎”,行业部门当好“主推手”,国有企业当好“主力军”,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当先锋、打头阵。
课堂回放1
拿导报报道提醒干部主动作为
在讲课的过程中,郑云峰拿出了《海峡导报》等报纸的报道。7月17日,导报第8版以《说好的自行车,在哪呢?》为题,报道了厦门岛内多个公共自行车站点成“空巢”的现象。郑云峰把报道的导语,以及相关部门的回应都给读了出来。“我们非常重视市民提出的意见,接下来将抓紧时间做好系统对接工作,争取在8月底,让岛内已经建好的站点逐步投入使用,让周边居民尽快方便地用上公共自行车。”这是厦门公共自行车管理公司有关负责人在导报上的回应,郑云峰逐字照读。“好!我们也拭目以待。”郑云峰在读完上述回应之后如是说,以督促相关部门要行动起来。他同时还说,“念完以后,不仅我们在座的大家要脸红,我也要脸红,因为很多是我分管的。”
对于媒体报道一些工作没有按时完成或者是完成速度慢的,郑云峰在读完报道后接连做了一系列追问,“我们的效能办是不是可以天天看一下这些报纸?这些是不是也要问问责?说实在的,主动服务到底做到哪了?”
说到媒体的监督,郑云峰表示,领导干部在主动服务的过程中也要做到主动监督,第一是市人大政协监督;第二是要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特别是媒体监督,媒体还有新型媒体;第三是基层和群众的监督。
针对媒体的报道,郑云峰提醒所有的干部,不要害怕批评,“媒体为什么要监督我们,就是为了推动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课堂回放2
常务副市长也曾打不到车
在讲课的过程中,郑云峰还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有一次,郑云峰和他的太太去中山路,在准备离开时,他们也遭遇到了打车难。“我们站在那边半个小时,拦不到车。”郑云峰说。没办法,最后郑云峰一直走到了大同路口,才拦到一辆出租车。
郑云峰说,在他多次打车的过程中,也曾被出租车司机拒载。郑云峰略带自嘲地说,“他不载我,他如果知道我是分管交通的副市长,有可能就会载我,但我又不能告诉他。”
不仅遭遇拒载,郑云峰也遇见过黑车,郑云峰说,“那黑车也一直在问我要不要上,我真的不敢上,我这分管交通的副市长坐了黑车?那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状况?”
通过这些亲身经历,郑云峰提醒所有的领导干部要善于去发现问题,并且要善于解决问题。同时,领导干部要经常到一线、到基层去调研,主动去作为,很多事情很多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