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厦门摊贩暴力抗法愈演愈烈 城管执法屡屡受阻

2015-07-17 12:23:29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日报讯(文/图 本报记者 何无痕 实习生 林桂桢 侯诗含 通讯员 黄谦)

有需求 利润高

烧烤摊一晚能赚一两千

随着夏日到来,夜间占道经营现象也“回潮”,路边、小区门口随处可见夜间摊点,划拳声、吵闹声、烧烤油烟严重干扰周边住户;每到凌晨,主次干道两边餐饮垃圾满地,严重影响市容环境,引起市民不满。

从7月7日起,思明区正式启动为期三个月的夏季夜间市容综合整治行动,主要针对52条主次干道的夜间大排档、烧烤摊点占道经营等违章行为。

“重拳”出击之下,整治确实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许文善坦言,无论整治力度多大,时间多长,都无法从根本上对夜间摊点起到威慑作用,“常常是我们执法人员一走,他们收起来的桌子马上又搭起来,继续营业。”

为何这些夜间摊点宁愿选择与城管打“游击战”?在屡禁不止的背后,支撑他们的究竟是什么?对此,思明区城管执法局梧村中队队长童斌伟给出答案——需求与利益。

由于就职多年,童斌伟已十分了解这一群体的收入,他告诉记者,在夜间摊位中,烧烤摊位的利润最高。“尤其是夏天,大家都喜欢晚上出来吃烧烤就啤酒,如果生意好,每天赚一两千元是正常数。”低成本、高利润,也催生了夜间摊位的火爆。

而童斌伟的说法,也间接在烧烤摊主口中得到了证实,“收入不好说,不算低。但我们做这行也很辛苦,还要付房租,算下来其实赚得也不多。”文园路上的一位烧烤摊主跟记者抱怨。而面对记者“是否赚钱”的疑问,松柏路上的一位烧烤摊主直接回答,“不赚钱谁干这个?”

市民需求的旺盛,也更加催生了这些夜间摊位的火爆,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每到周末他就会约上朋友去附近的烧烤摊位一起吃夜宵,“吃吃烤串配啤酒,才有夏天的感觉。”

罚金低 效果差

前脚交罚款后脚又摆摊

“他们的违法成本太低了。”前阵子,许文善刚针对夜间摊位屡禁不止的问题写了一篇文章,认为原因之一是利润高,之二便是违法成本低。

违法成本有多低?许文善告诉记者,根据《厦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条例,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如果走快速处理的渠道,那么一次性只能收取50元的罚款,“无论你程度多严重,都是50元。”

如果走一般程序,罚款的力度要略大些——按每平方收取100元的罚款,但是不仅过程十分繁琐,还要经历立案取证的种种环节,“这些小摊贩本来就是流动性的,等你过程走完,他们人早就不见了。”

面对摊主们不愿缴纳罚款的情况,城管队员们只能暂扣物品,不过,易腐易烂的物品他们还不敢收,“东西坏了烂了,我们还要照价给他们赔偿。”所以城管队员们只能暂扣小推车等物品,而摊主只需要去缴纳50元的罚款,就可以把东西领走,“一领走,晚上路过,又看见他们开始摆摊。”

在记者的调查中,不少摊主都曾被城管没收过物品,不过并没有因此打消摆摊的念头,“反正看见就跑,被抓了就交钱,还能怎么样?”一名摊主说。

处罚力度相对较轻,违法成本低,有没有解决办法?在许文善看来,最根本的还是要从法制上寻求答案,“当时的法例对于现在执法难度的预见性不够,希望相关单位能推动城管执法法规的建设,这样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短评

文明执法遭遇不文明,怎么办

在采访中,城管认为自己只是执行公务,摊主们也认为自己只是讨个生活。但社会秩序是需要大家共同维持的,城市的整洁、有序,还需一支有力的队伍进行维护,“现在的情况是,我们文明执法,执法对象却不文明。”一名城管队员无奈地说道。

许文善说,目前执法部门对于违法行为都是对事不对人,而执法环境的日趋紧张,和民众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关系,“现在的网络舆论普遍把违法自然人当成是‘弱势群体’,认为对他们执法就是不人道、不人性。根本不从他们有没有违法、是不是守法上去认识问题。在这种舆论误导下,违法者即使认识到自己行为的违法性,也容易产生对抗情绪,不把执法者放在眼里。”

面对暴力抗法的现象愈演愈烈,一些省市已希望通过地方立法,明确侮辱殴打城管者须承担法律责任,以保护城管队员的安全。各地也对城管执法行为进行规范,通过规范执法,以期减少暴力抗法发生。暴力抗法对城管队员所造成的伤害,同样也影响到了一个个普通的家庭。有人说,城管问题最后恐怕还是要回归到这样几个问题:城市是谁的城市,权力是谁的权力,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