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记者 苏奇 通讯员 黄光华 涂诗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加盟厦门院士指导平台用三年时间,助厦门消化学科整体水平跻身国内一流。
厦门及周边消化病患者有福了!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6月27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将加盟厦门医学院士指导中心,成立樊代明院士指导平台,指导消化病学科发展。他将成为该中心成立以来第8位进站院士。
据悉,该平台由樊代明院士及团队指导,中山医院为平台牵头单位,第一医院、第一七四医院、市中医院、市第二医院、厦门长庚医院等为支持单位,厦门市消化病相关学科共同参与组建,将在我市消化病学展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学人文建设、专科整体建设规划等方面合作。
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
剑指消化肿瘤早诊早治
据介绍,平台将以“引进国内外新技术、新成果”的方式,提升我市消化学科专业医疗技术水平。每年帮扶牵头单位或支持单位引进1项国内先进、厦门尚未开展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临床。用三年左右时间,帮扶牵头单位消化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对接海峡、辐射海西”。
《2014厦门居民健康报告》显示,消化系肿瘤占据我市十大恶性肿瘤的“半壁江山”。平台将重点在消化系肿瘤的早诊早治、消化内镜技术、炎症性肠病(IBD)等难治性肠病、血管介入治疗、晚期肝病综合治疗等领域开展合作,进行人员培训,提升临床、基础研究及综合诊治水平。特别在消化系肿瘤的早诊早治方面,各单位将有机会参与国际国内高水平多中心临床研究。
院士每年至少来厦两次
让人才“请进来、走出去”
根据协议,樊代明院士将以定期或不定期形式来厦,进行讲学、科研指导、质控、会诊、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等,原则上每年来厦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天,其他时间可采取远程、视频会议等形式。
而该平台将以“师带徒”方式,用三年左右,把5名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丰富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力促多人入选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或学组委员;还将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为各单位人才引进提出建议和人选;每年还将推荐5到10人次消化病学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前往院士工作单位进修培训,参与教学、会诊、查房、手术及病例讨论等。
各单位还有机会参加院士及院士团队的科研项目或科研合作,全面提升我市消化病学的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重身份”架起沟通桥梁
推动我市消化病学发展
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洪丰颖介绍,樊代明院士身兼诸多学术要职,他的加盟有助于加强我市消化病学“军地合作”;他倡导整合医学,推崇中西医结合,有助于我市消化病学全面发展。
此外,作为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委员会主委,他将协助我市强化两岸及国际交流,了解国内外最前沿技术,扩大厦门消化病学在两岸乃至全国的学科影响力,并力争于今年底成立“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消化病学专家青年委员会”。
据了解,目前我市各大医院均设有消化内科专科,其中,中山医院消化内科为首批国家和省临床重点专科。我市消化专业可开展包括Notes在内几乎所有国内外先进内镜诊疗技术,多项尖端消化内镜技术病例数居省内领先水平。

【人物名片】
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原校长,中华消化学会名誉主委,西京消化病医院院长,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13年世界消化病大会主席。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亚太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世界胃肠病学会常务理事兼科学计划委员会主席等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