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院的开办是云头村民文化生活中的一大喜事
社区书院开设公益课程,为村民准备了“精神盛宴”
女村民原先就是包粽子的好手,现场还有家人助阵,更是包得又快又好
武举人功夫墙立在村里供后人瞻仰
厦门晚报讯(记者 戴舒静 通讯员 李虎平)出过武举人的百年村落,“墨宝书香”今更浓。近日,新圩镇云头村诞生了厦门第一家社区书院。未来,各种接地气的课程,将在这里把知识传授给当地村民。
新圩镇镇长许明丽表示,云头村社区书院的成立是新圩镇“共同缔造美丽乡村”的一件大事,也是村民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喜事。她希望云头村社区书院在区、镇的指导下,切实办成精品社区学堂,充分发挥试点学堂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镇村(居)社区学堂建设,共同缔造美丽富饶、温馨和谐的家园。
【成立】
社区书院正式开班 200村民挤满现场
云头村社区书院就设置在村支部里,门口是一幅藏头对联,“云霞璀璨长居福地,头角峥嵘代出贤才”,这让本就古色古香的书院,又多了几分文化气息,还带有云头人的自豪感。
开院的第一堂课,由翔安本土民俗专家张再勇开讲《乡音,从端午节习俗说起》。近200名村民自发来到现场,将书院挤得水泄不通,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擅长讲古的张再勇用幽默诙谐的方言,向村民讲述云头村祖庙和村里红砖古厝的历史。朴实的见解很快就让村民产生共鸣,现场掌声不断。
张再勇还将端午历史和爱国爱乡之情结合起来,呼吁村民为建设美丽云头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课】
上门入户征求意见 课程丰富符合需求
在今年翔安区出台的数十条为民办实事名单中,云头村社区书院名列其中。为了不辜负市区两级的期待,新圩镇早就为社区书院试点做好相关筹备工作,最终,云头村社区书院“拔得头筹”,成为全市首家社区书院。
在社区书院筹备阶段,云头村始终坚持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发布办学公告后,村里上门到村民家发放意见征求表,面对面听取建议,收集关于授课内容、授课形式等的意见20多条。今后,云头村还将设置社区书院意见箱,随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云头村社区书院将陆续开讲市级各部门提供的21门公益课程,翔安区也提供15门课程,包括网购、微信使用、社区建设、感恩教育、防溺水等通用课程,为村民准备了“精神盛宴”。
以云头村为试点,翔安区计划把社区书院办成居民协商议事的平台、学习成长的载体、培育共同精神的课堂。
【推广】
各镇街都将办书院 丰富百姓文化生活
“这是我们云头人的荣幸。”对于云头村社区书院成为全市首家社区书院,云头村党支书陈重乾很是自豪。他说,在市、区、镇各相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云头村成为厦门践行“美丽乡村,共同缔造”的示范点,目前已取得明显成效,村容村貌、宜居环境、经济收入都有显著的提高,群众对物质条件满足的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
陈重乾说,社区书院的成立是云头村文化生活的一件大事。书院给云头村民提供文化学习、公共精神培育、邻里交流的场所,云头村将会把握机会,鼓励村民踊跃报名听课,积极学习精品课程,从而开拓视野,丰富业余生活。“我们将把书院办得红红火火,让它成为村民共治、共享的精神大舞台。”
据悉,云头村社区书院的成立只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开端,接下来新圩镇,乃至翔安区将把云头村的成功经验向其他村居推广,力争在今年10月前,在全区每个镇(街)都开办若干个社区书院,把“更加温馨的人居环境、更加高尚的文化体验、更加和谐的人际交往”带给居民。
【花絮】
包粽好手赛绝活
冠军40秒包一个
开课当天,新圩镇还结合端午节,举办了一场“粽意飘香”包粽子大赛。30名女村民分为6组,在20分钟内,比比谁包的粽子最多,质量最好。
平时在家,这些村民都是包粽子能手,现场又有家人加油,所以一上场,就各显看家本领,饱满的粽子不需等待太久,就在她们的手下一一诞生了。
最终,第六组以150个粽子强势胜出,平均每人包了30个,赢得了众人的喝彩。包好的粽子最终分发到村民家中,一同品尝。美味的粽子与精彩的课程,让云头村民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端午节。
【链接】
“文化墙”讲述历史
营造温馨和谐氛围
“武举人功夫墙”“百年榨糖工艺墙”“相夫教子墙”……云头人或者外界想要了解云头村的人文历史,除了通过新成立的云头村社区书院,村里随处可见的“文化墙”,也是非常好的途径。
建于清嘉庆年间的武举人故居,静静诉说着云头村的文化故事。为了铭记这位给本村带来巨大荣誉的先人,云头村在“美丽乡村”改造中,将武举人的历史事迹都整理清楚,并绘制在文化墙上,让后代人瞻仰。
制糖业一度让云头村引以为傲,曾经十里八乡都跑到该村榨糖。云头人也把这项“祖宗工艺”刷在墙上,帮助后人了解过去云头人万众一心发展制糖业的场景。
除了记录历史,云头的文化墙上还绘制了很多正能量的内容,如百孝图等。云头人希望借此营造邻里和睦、阖家幸福的温馨氛围。与此同时,云头村还将此次“美丽云头”建设中付出辛勤努力的人、事迹都绘制上墙,鼓舞村民共同建设美丽家乡。 |